陇山鹦鹉白霓衣,欲语谁听只自知。
漫漫东风吹不起,海棠花上立多时。

【解析】

题水墨海棠鹦鹉(其一)陇山鹦鹉白霓衣,欲语谁听只自知。 漫漫东风吹不起,海棠花上立多时。

【注释】

①陇山:指陇西的山岭。

②霓衣:彩虹色的衣裳。

③漫漫:形容春风吹拂的样子。

④东风:春风。

⑤“欲语”句:意思是想要告诉别人自己的意思,但没有人能理解,只能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

⑥“漫漫”句:意思是春天的风轻轻吹来,但却吹不倒这棵海棠树。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成都县尉期间。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借鹦鹉自喻,以抒发自己的抱负与不平。首句写鹦鹉的服饰,次句写鹦鹉的孤独,三、四两句写鹦鹉的处境,五、六句点明主旨。

第一二句写鹦鹉的美丽服饰。“陇山鹦鹉”,点出地点。“白霓衣”,用天上的云朵比喻,写出了鹦鹉羽衣的绚丽。“白霓衣”,彩虹色的衣裳,色彩艳丽,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鹦鹉以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它的美丽的羽毛,使画面更加鲜明,更加美丽动人。

第三四句写鹦鹉的孤单寂寞和无助感。“欲语谁听”,意即想说的话没人能听懂,只能自己和自己说。“只自知”,意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突出了鹦鹉的孤寂与无奈。“漫漫东风”,春风吹拂,却无法将海棠树吹起,暗合鹦鹉“欲语谁听”的境遇,更突出了鹦鹉的孤独无助。“东风吹不起”,是说春风虽然温柔而有力,但是无法使海棠树挺拔起来,也暗示了作者的遭遇。

第五六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愤懑之情。“欲语谁听”,是说自己有满腹的冤屈却无人理解。“漫漫东风”,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却吹不走自己内心的郁闷。最后以“海棠花上立多时”作结,表明自己坚守岗位,忠诚为民的决心。

【答案】

陇山鹦鹉白霓衣,欲语谁听只自知。

漫漫东风吹不起,海棠花上立多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