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斗阋逞雄杰,致使阪泉涿鹿之野,它它藉藉撑枯骸。
尔时众贤圣,尾尾相继轰轳濆。雕肝琢肾镂心肺,倾泻精髓通脊脢。
攘攘扰扰竞神知,虚名不朽身先隤。惟有老胡混沌无孔窍,不与人世分仇侪。
尧舜相传授,四海玉烛无氛埃。老胡随众歌击壤,帝力于我何有哉?
汤武行放伐,鹰化为雀驹为裛。龙逢被杀夷叔饿,何如老胡终日瞑坐山之隈。
五伯与七国,角力争喧豗。谋臣辨士神出而鬼没,口干舌拔眉眼。
到头毕竟成就者,土坟三尺埋蒿莱。老胡万事皆不理,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
所以天地鬼神不怪怒,容得老胡永远在世上,时复一出歌笑呈诙谐。
况遇天子圣,德泽浃九垓。青云应吕风应律,遐方感化神民怀。
老胡再拜稽首、献天子寿,愿天子与天地相似,老胡岁岁舞蹈玉墀下,跪进玻璃杯。
上云乐
教人斗阋逞雄杰,致使阪泉涿鹿之野,它它藉藉撑枯骸。
译文:教化人们争斗炫耀英雄豪杰,使阪泉、涿鹿的荒野变得凄凉。
注释:教人:教导。斗阋:争斗。逞:炫耀。雄杰:英雄豪杰。阪泉、涿鹿:古代地名,此处指荒凉的地方。它它:形容荒凉的场景。撑:支撑。枯骸:枯萎的尸体。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描写阪泉、涿鹿的荒野凄凉场景,表达了对争斗和炫耀英雄的厌恶,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尔时众贤圣,尾尾相继轰轳濆。雕肝琢肾镂心肺,倾泻精髓通脊脢。
译文:那时众多贤圣,尾随其后争相献媚。他们的心肝都被雕刻,骨髓被掏空,精华都倾泻在脊骨里。
注释:尔时:那时。贤圣:贤能与圣明的人。尾尾相继:一个接一个地。轰轳濆(fén):形容极力迎合、谄媚的样子。雕肝琢肾:形容用心良苦,费尽心思。镂心肺:挖空了心肺。倾泻精髓:把精华都倾泻到某处。通脊脢(méi):打通脊骨中的肉。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那些贤圣们争相献媚的情景,揭示了他们内心的虚伪和空洞,表达了对他们行为的讽刺和批评。诗人通过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丑态,使人产生强烈的反感。
攘攘扰扰竞神知,虚名不朽身先隤。惟有老胡混沌无孔窍,不与人世分仇侪。
译文:熙熙攘攘,争名夺利,追逐名利。但最终名声不会长久,身败名裂。只有那老胡浑圆无孔洞,不跟世俗争高低。
注释:攘攘扰扰:形容纷乱嘈杂的景象。神知:指追求名誉、地位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虚名:虚假的名声。不朽:不会消失。身先隤(tuí):身体先于别人败坏。颓:倒塌。只有:只有那个老胡。混沌无孔窍:形容他心胸开阔,没有名利之心。不与人世分仇侪:不跟世俗争斗。仇侪:指敌对的人或事。
赏析:此诗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追求的厌恶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老胡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强调了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反而可能导致人的堕落和毁灭。
尧舜相传授,四海玉烛无氛埃。老胡随众歌击壤,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尧舜相传承,四海如玉一样洁净明亮。老胡随着众人唱歌打鼓,帝力对我有何重要呢?
注释: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相传授:相互继承传承。四海:全国。玉烛:比喻国家的清明和政治的清明。氛埃:指污浊的社会风气。老胡:指老胡浑,即前诗中提到的老胡。随众:跟着众人一起唱。歌声击壤(yuè ráng):古人认为击壤是上古时代的劳动人民的一种娱乐方式,此指歌唱。帝力:帝王的力量。于我何有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此诗进一步展示了尧舜时期的盛世景象和老胡的乐观态度。通过对比尧舜时期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诗人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老胡乐观心态的认可和赞赏,认为他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平和和对生活的热爱。
汤武行放伐,鹰化为雀驹为裛(yì)。龙逢被杀夷叔饿,何如老胡终日瞑坐山之隈(wēi)。
译文:商汤和周武王施行征伐,鹰变成了鸡,马驹成为了车夫。龙逢被杀,夷叔饿死,比起老胡整天坐在山沟里要好得多。
注释:汤武:商汤和周武王,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君主。行放伐:实施征伐。鹰化为鸡,马驹成为了车夫:比喻世事变化无常。龙逢:商汤的大臣之一,因直言进谏而被汤杀死。夷叔:周文王的臣子,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周武王处死。瞑坐:长时间地坐着。隈(wēi):山间的小凹道或山谷。
赏析:此诗继续描绘了商汤和周武王的征伐过程以及他们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通过对比商汤和周武王的暴政以及龙逢、夷叔的命运,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展现了对老胡那种安于现状、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的赞扬和羡慕。
五伯与七国,角力争喧豗。谋臣辨士神出而鬼没,口干舌拔眉眼。
译文:战国七雄和诸侯各国相互斗争,彼此争夺权势。那些谋臣、辩士一个个神采奕奕地出现,却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口干舌燥,眉毛眼睛都快掉光了。
注释:五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个霸主,即齐、楚、秦、晋、吴。七国:泛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角力争喧豗(shēn quán):相互争夺权势。神出而鬼没:形容那些谋臣和辩士们一会儿出现又突然消失的状态。口干舌拔眉眼:形容他们为了争夺权势而不惜付出巨大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形容他们极度劳累和痛苦。
赏析:此诗描绘了战国时期各大国的纷争和那些谋臣、辩士们的奋斗历程。通过对比战国七雄和诸侯各国之间的争斗以及那些谋臣、辩士们的努力和牺牲,诗人表达了对战国时期混乱局面的无奈和对这些人物奋斗精神的钦佩。
到头毕竟成就者,土坟三尺埋蒿莱。老胡万事皆不理,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
译文:到最后终究有所成就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死后只留下三尺厚的土堆和蒿草。老胡一生无所作为,只是静静地坐着,连四肢百骨都像柴火一样被烧焦了。
注释:到头:最后的结局。毕竟:终究还是这样。成就者:有所成就的人。土坟三尺:坟墓只有三尺高。埋蒿莱(hā lái):长满了蒿草的坟墓。老胡:指老胡浑。万事皆不理:什么都不在意。厓厓(yín yín)坐:默默地坐着。四肢百骨如干柴:形容老胡的死状非常悲惨。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那些默默无名、默默无闻的人物和他们悲惨的结局,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命运的同情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比那些成功人士的辉煌和不幸之人的悲哀,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平。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