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夜坐中庭,逍遥散烦襟。
素月出高云,清风来远林。
仰观河汉流,俯聆鶗鴂吟。
伫立起长歌,感叹一何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句,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闲夜坐中庭”,诗人在闲静的夜晚坐在庭院中。闲夜,指的是宁静的夜晚;坐中庭,指的是在庭院里坐着。闲夜,意味着诗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宁静的夜晚。中庭,指的是庭院中间。在这里,庭院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栖息之地。
“逍遥散烦襟”,在闲静的夜晚中,诗人摆脱了束缚自己的烦恼。逍遥,指的是无拘无束;散,指的是摆脱。在这里,“逍遥”和“烦襟”相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素月出高云,清风来远林”,月亮从高高的白云中出来,清风从远处的树林中吹来。素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高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层;清风,指的是轻柔的风。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仰观河汉流,俯聆鶗鴂吟”,仰望银河流淌,低头倾听杜鹃鸟的鸣叫。河汉,指的是银河;鶗鴂,指的是杜鹃鸟。在这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感受。
“伫立起长歌,感叹一何深!”站立起身,高声歌唱,感叹之情深沉而悠长!在这里,诗人通过抒发情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答案】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闲坐在庭院之中。摆脱烦恼,我身心轻松愉悦。皎洁的月光从高高的云朵中升起,清凉的微风从遥远的树林间吹拂而来。仰望银河流淌于高空,低头聆听杜鹃鸟的哀婉鸣唱。
赏析:
首联写诗人悠闲的心情与惬意的环境:闲夜,意指没有事情可做的夜晚。诗人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可以随意地打发时间:闲坐在庭院中,享受着这份宁静的时光。“坐中庭”,是说诗人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着,这个动作传达了诗人闲散自在的心情。“逍遥”二字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轻松愉悦的状态。
颔联写诗人欣赏的自然景象:明亮的月光从天空中洒下,照亮了整个院子;清风吹过,带来了远处树林的芬芳气息。“素月”一词用来形容月亮的洁白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高云”则描绘了天空中飘荡的云朵,它们随风飘动,形态各异。这两个自然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之中。
颈联写诗人的内心变化与感受:仰望银河,诗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与神秘;倾听杜鹃鸟的啼叫声,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些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宇宙的广袤无垠让人敬畏,而生命的美好又让人珍惜。这种对比让诗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尾联写诗人的情感表达:站在庭院中,诗人挥笔写下心中的感慨与思考。他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梭,感叹人生短暂而美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