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星出西方,晱晱如明月。
儿童惊指示,草木见毫发。
夜久斗柄回,人静凉风发。
徙倚步中庭,空烟散成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杂诗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大星出西方
  • “大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通常被视作帝王之星。
  • “西方”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帝王或高位者的位置。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或权力中心的向往和关注。
  1. 晱晱如明月
  • “晱晱”形容风声或水声,这里用来比喻北斗七星的光芒。
  • “明月”则直接指代明亮的月亮。
  • 通过将风声与北斗星的光芒相比拟,诗人表达了对天文景象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界中这种美景的感慨。
  1. 儿童惊指示
  • “儿童”可能是指周围的孩童或者是诗人自己。
  • “惊指示”意味着这些孩子被北斗七星的美丽吸引,以至于他们停下脚步,指着天空中的星星。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孩子们对自然之美的纯真感受和好奇心。
  1. 草木见毫发
  • “毫发”指的是极其微小的事物,这里用来形容北斗七星的光芒是如此细微,以至于连草木都能感受到它的光芒。
  • 这句话强调了北斗七星光芒的微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细节的关注。
  1. 夜久斗柄回
  • “斗柄”是指北斗七星的杓部,也就是勺子的形状。
  • “夜久”指的是夜晚的时间很长。
  • 这句话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方位会发生变化。
  1. 人静凉风发
  • “人静”指的是夜晚人迹罕至,安静无声。
  • “凉风发”形容微风吹拂,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 这句话描述了夜晚宁静的氛围以及随之而来的微风带来的舒适感。
  1. 徙倚步中庭
  • “徙倚”意为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 “中庭”指的是庭院中间。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徘徊的情景,表达了他的犹豫和不安。
  1. 空烟散成雪
  • “空烟”可能是指庭院中飘散的烟雾。
  • “成雪”形容这些烟雾在夜色中逐渐消散,如同雪花般飘落。
  • 这句话以诗意的画面结束了全诗,将夜晚的景象与雪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北斗七星的光芒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韵味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