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兼数旬,天气凉有馀。
青苔交户庭,始觉人迹疏。
地主多闲园,可以种我蔬。
儿童四五人,蔓草相与锄。
既倦则归休,卧阅床上书。
无事且为乐,何者为名誉。

【注释】

遣兴:即兴而作。

积雨:久雨连绵不断。

青苔:指屋檐下或台阶上的苔藓。

主人:指地主。

闲园:宽敞的园林。

蔓草:长着蔓延草本植物的地。

何者为名誉: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农民,在久雨之后,感到天气凉快多了,于是在庭院中种菜,又与孩子们一起锄草,最后躺在床上读书。全诗以农事为主线,反映了农村生活和农民思想情趣,语言质朴通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积雨兼数旬,天气凉有馀”,起首两句点明时间与气候,渲染了一幅农家久雨之后的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喜爱之情。

颔联“青苔交户庭,始觉人迹疏”。这是说久雨之后,庭院里的青苔更加茂盛,显得分外显眼。这进一步衬托出庭院的空寂,也反衬出诗人久不归家的孤独寂寞。“始觉人迹疏”,说明诗人久居田间,已忘了回家的路,以致忘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庭院。这两句诗不仅刻画了诗人久居田园、远离尘嚣的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颈联“地主多闲园,可以种我蔬”。“地主”即地主之宅,“闲园”即空闲的庭院。这里既写出了庭院的空旷,又表现出地主的闲适生活。“可以种我蔬”一句,表明诗人久居田园,渴望回归故里的心情。这句诗还暗示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儿童四五人,蔓草相与锄”。这里的“儿童四五人”是指作者的孩子和他的朋友。他们一同锄草,共同劳作,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友情。“相与锄”则表现出他们对农耕劳动的共同热爱和参与,也表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尾联“既倦则归休,卧阅床上书”。这是说到了休息的时候,便躺下来读书。“既倦则归休”一句,既表现出了诗人的疲惫感,又表现出他的勤奋精神;“卧阅床上书”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勤奋好学。

尾联“无事且为乐,何者为名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他并不追求名誉地位,而是认为“闲居非吾志,甘心赴百艰”(陶渊明《归园田居》)。因此,他认为与其在城市中追逐名利,不如回到乡下,过一种清静简朴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写农民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农民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展现了农民淳朴真挚的情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