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朝晖,草露未晞,巢鸟于飞。
鸡鸣夕阴,草露淋淫,鸟归于林。
鸡鸣匪司时,鸟举匪有期。
氓之蚩蚩,盖亦何思?
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
夕露光如珠,我不敢逾,恐湿我裾。
谁谓河弗广,可航可荡。
风波无期,不如勿往。
谁谓林弗幽,可遨可游。
豺虎无虞,不如勿由。
中田有禾,园有树麻。
发石有泉,可以为家。
中田有麦,园有树核。
采山有蔬,可以为宅。
【注释】
①鸡鸣朝晖:太阳升起的时候,鸡叫了。
②草露未晞:早晨的露水还没干。
③巢鸟于飞:鸟儿在飞翔中筑起巢来。
④匪司时:不是按时节。
⑤蚩蚩:形容百姓朴实、憨厚。
⑥朝露白如玉:早晨的露水像白玉一样晶莹透亮。
⑦我不敢躅:我不敢踏着露水走。
⑧夕露光如珠:傍晚的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
⑨谁谓河弗广:谁说黄河不够广阔?
⑩可航可荡:可以航行也可以漂游。
⑪风波无期:风浪没有尽头。
⑫不如勿往:不如不去。
⑬谁谓林弗幽:谁说森林不幽静?
⑭可遨可游:可以遨游也可以游乐。
⑮豺虎无虞:没有什么可怕的野兽。
⑯中田有禾:田间有稻谷。
⑰园有树麻:园里有麻。
⑱采山有蔬:山上有蔬菜。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借物抒怀,托物寄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规整,节奏感强烈,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第一、二句“鸡鸣朝晖,草露未晞,巢鸟于飞。”描绘出一幅清晨的景象,鸡鸣报晓,阳光照耀,草上的露水还未干透,鸟儿开始飞翔。这两句以鸡鸣为引子,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开端。
第三、四句“鸡鸣夕阴,草露淋淫,鸟归于林。”则转向夜晚的场景,夕阳西下,露水沾湿了大地,鸟儿归巢。这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轮回。
第五、六句“鸡鸣匪司时,鸟举匪有期。”则是对前两句的转折和深化,表示时间不会因为人的呼唤而改变,鸟儿也不会因为人的命令而行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生活的淡然。
第七、八句“氓之蚩蚩,盖亦何思;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蹰,恐湿我足;夕露光如珠,我不敢逾,恐湿我裾。”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发挥,描述了农夫朴实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状态。这几句既展现了农夫的勤劳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两句“谁谓河弗广,可航可荡;风波无期,不如勿往;谁谓林弗幽,可遨可游。豺虎无虞,不如勿由;中田有禾,园有树麻;发石有泉,可以为家;中田有麦,园有树核;采山有蔬,可以为宅。”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解释和总结。这几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既不追求名利,也不畏惧困难,而是选择了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