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为郎久,祠官秩更清。
握兰趋建礼,起草直承明。
有梦寻东省,何人念长卿。
王褒今待诏,因尔寄同声。
【注释】
曾忆为郎久,祠官秩更清:曾记得做小官时很久了。祠官是古代掌祭祀之职的官员,秩指官职的等级和俸禄的多少。
握兰趋建礼,起草直承明:拿着玉制的礼器向皇帝行礼,起草诏书直接呈奏于朝堂之上。建礼,指举行礼仪典礼;起草,指起草文稿或诏令。
有梦寻东省,何人念长卿:梦中寻找东省(指朝廷)的地方,谁人会记念司马相如的长卿(名相)?
王褒今待诏,因尔寄同声:王褒现在等待召见,因此你我共同抒发感慨。王褒,字子渊,西汉文学家,以赋著称。待诏,待诏翰林院,即待诏天子左右,供皇帝差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作者在长安任中书舍人,范阳节度使裴度的幕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用贤才,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看法。
首联“曾忆为郎久,祠官秩更清”。这一句回忆当年做郎官时,官阶已经很高了。祠官,是古代掌管祭祀事务的官职。秩,指官阶、品级。这里说诗人做郎官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而此时他的官职更加清高。
颈联“握兰趋建礼,起草直承明”,诗人手持兰草,恭敬地走向朝廷参加祭礼,并起草文辞直接呈奏于朝堂之上。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诗人恭谨从事政务的形象:他手握着象征吉祥的兰花,小心翼翼地走向朝廷参加礼仪,并在朝廷上起草文书直接呈奏给皇帝。
尾联“有梦寻东省,何人念长卿”,诗人在梦中寻找朝廷,却没有人记念司马相如的长卿。这里的“东省”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个地方,也就是朝廷。诗人在梦里寻求朝廷的踪迹,但是却没有有人记念司马相如的长卿。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他曾经被汉武帝赏识。这里借用司马相如的长卿来比喻自己渴望进入朝廷的心情。
尾联“王褒今待诏,因尔寄同声”:现在王褒正在等待召见,因此你我共同抒发感慨。这里的“王褒”指的是诗人的朋友王褒,他在等待召唤后将有机会进入朝廷任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彼此间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