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声双阙散,萧寺一相寻。
贝叶窗间积,昙花砌下深。
笈曾参内学,锻可佐中林。
非尔襟情远,谁能念陆沉。
【注释】
答朱计部子得见过:朱,人名;计部,官名,即户部。子,是朱的字。得,是朱的号。见过,指拜访朱。
珂声双阙散,萧寺一相寻。
珂音,指玉佩的声音;双阙,指皇宫的两道门,也指朝廷;散,指分散。萧寺,指寺院。相寻,指互相探访。
贝叶窗间积,昙花砌下深。
贝叶,指佛经的经文,也指佛教徒念诵经文时所用的贝多罗纸;窗间,指书窗;积,指积累;昙花,指昙花灯。
笈曾参内学,锻可佐中林。
笈,指书箱;曾,曾巩字;参,指孔子;内学,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学问;锻,指炼铁;中林,指山林;这里是比喻隐居的地方。
非尔襟情远,谁能念陆沉。
襟情,指胸怀和情趣;陆沉,指陆地沉没,这里比喻国家被外族占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朱计部子的见面之辞。首联写诗人在京城与朱计部子相会,二人分别于双阙、萧寺之间互访,表现了两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颔联写朱计部子在佛寺中诵读经书,而诗人则在书窗前聚精会神地阅读佛经,并把经书积累起来。颈联写朱计部子在山林中隐居,而诗人在炼铁,暗寓诗人有远大的抱负。尾联用“非尔”一词作结,表明诗人自己胸怀壮志,志向遥远,不满足现状,希望能建功立业。
全诗语言简练,风格清新自然,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表现出诗人自己的高远理想,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