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西去路,杖笠太华门。
云度仙人掌,星窥玉女盆。
茅龙飞八极,笙鹤望中原。
愧尔成孤往,莲花入梦魂。
【注释】
1、董述夫:人名,生平事迹不详。
2、潼关西:潼关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潼关西:潼关以西。
3、太华门:华山名。
4、云度仙人掌:指登临太华门时看到的云海茫茫。
5、星窥玉女盆:仰望星空,似看到玉女盆。
6、茅龙:指华山上的古迹“茅庐”。
7、八极:古人认为天地四方为四极,此处泛指天下。
8、笙鹤:笙和鹤都是古代的乐器,这里指游子。中原:指中原地区,也就是诗人的故乡。
9、莲花:佛教用语,比喻出家人。梦魂:梦里的形象。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相别之作,作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春。当时作者从汴京(今河南开封)出发前往华山游览,路过潼关时,与一位名叫董述夫的人话别而作此诗。全诗以写景起头,中间转折,结尾点题,一气呵成。
前二句描写了旅途中所见景物。“杖笠”是拄着拐杖、头戴斗笠的意思。“太华门”即华山名。“西去路”,指由京城西行至华山的道路。“西去路”三字既表明了行程,同时也暗示了此行的目的,即游山赏景。“杖笠太华门”一句,既写出了行旅之苦,又写出了对美景的向往之情。“云度仙人掌”一句,写登上华山后所看到的景色。“仙人掌”是华山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华山绝顶之上,相传是神仙们修炼的地方。“星窥玉女盆”,写在观看“仙人掌”时所看到的星空。“玉女盆”也是华山上的一个景点。据传,这里是玉女居住的地方,故称“玉女盆”。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华山上的景象,为下文的离愁别绪作了铺垫。
第三句诗直接抒发了离别之情。“茅龙飞八极”一句写华山上的古迹“茅庐”。茅龙是华山上的一道景观,指的是华山的一条山脉如同腾空而起的巨龙,直冲云霄。“八极”一词,原指东、南、西、北、东北五个方向,此处泛指天地之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华山的山脉就像腾空而起的巨大龙头伸向四面八方,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诗人此时却无心欣赏美景,反而感到有些惆怅。“笙鹤望中原”一句则是写游子的心情。“笙鹤”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游子。“中原”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游子站在华山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愧尔成孤往”一句,意思是说,自己因为要独自远游,感到有些惭愧。“莲花入梦魂”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莲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的品质,同时也寓意着出家之人的精神境界。“梦魂”则是指梦境之中的形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在梦中都感受到了这种纯洁和高雅的气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离别之情的表达,以及对自己出家心境的描绘,使整首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