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许黄金召募年。
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
路旁小儿能杀马,河间姹女工数钱。
不见听鸡刘越石,侠客中原空自怜。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独特的意象和意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过河间郡”:这是第一句,诗人直接提到了他将要经过的地方——河间郡。河间郡位于现在的河北省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2. “幽州甲士何翩翩”:这是第二句,描绘了幽州地区的甲士们是多么的英勇和潇洒。”幽州”指的是唐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这里的甲士都是选拔出来的勇士。”翩翩”形容他们的姿态优美,神采飞扬。

  3. “自许黄金召募年”:这是第三句,描述了他们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值得被招募入伍,甚至不惜以黄金为代价。这里的”自许”表示自负,”黄金召募年”则暗示了他们在招募中的优越地位。

  4. “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这是第四句和第五句,分别描绘了他们的行动和场景。”插羽”可能是指他们的军旗或者武器上的羽毛装饰,象征着他们的勇猛和威猛。”东翻沧海日”意味着他们在东方的大海中翻江倒海,展现出他们的力量和勇气。”鸣铙北扫塞垣烟”则描绘了他们在北方战场上的雄姿英发,他们的号角声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扫荡敌人的防线。

  5. “路旁小儿能杀马”:这是第六句,描绘了一个小孩子都能杀死马匹的场景,这表现出了军队的强悍和士兵的勇猛无畏。

  6. “河间姹女工数钱”:这是第七句,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计算着钱币,这可能暗示了战争带来的财富和损失。

  7. “不见听鸡刘越石”:这是第八句,提到了一个名叫刘越石的人物,他曾经是一位忠诚的将领,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他的身影了。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8. “侠客中原空自怜”:这是最后一句,诗人感叹中原大地的英雄豪杰已经消失殆尽,自己只能在这片土地上独自哀叹。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逝去的无奈和悲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州甲士的风采和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展现了唐代军队的强大和士兵们的勇敢无畏。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和悲壮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