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江路雪方消,献岁初过善世桥。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
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

注释:

初春过悦上人迟恩公礼公

杖藜江路雪方消,献岁初过善世桥。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

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

赏析:

这首词的作者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南宋时期的作品。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早春美景的词作。

“杖藜江路雪方消,献岁初过善世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初春的时候,江路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了,而新年也刚刚过去,人们正在过善世桥。这里的“杖藜”是一种手杖,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出行工具。“献岁”是指新的一年开始。“善世桥”可能是一座古老的桥梁,位于江南的某个地方。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名叫阮公的人,他骑着白马,我们在一起讨论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里的“阮公”和“支遁”都是古代的著名人物,他们都是东晋时期的隐士。“白马”可能是一种代表自由和解脱的象征。“逍遥”则是指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上的竹子和树木在寒冷的冬季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而窗外的梅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这里的“苍玉”和“绛绡”都是形容声音和颜色的词语。

“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最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今天的长干地区佛教文化非常繁荣,而这种文化的魅力并不逊色于南朝时期的文化。这里的“禅藻”是指佛教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南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曾经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时代。

整首词通过描绘江南早春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