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截新林渡,风惊下濑船。
死能同母逝,生或愧身全。
抱石云漂海,沈珠月在渊。
义门重光烈,千古照龙泉。
【注释】:
(项烈妇唐氏)为唐代诗人杜甫的妻弟王十五元爽的妻子,她为人刚烈。“寇”指叛军,这里指代安史之乱;“截新林渡”是说在叛军进犯时,从新林渡截击;“风惊下濑船”意思是战火逼近,江上的船只受惊而纷纷逃散;“死能同母逝”,意思是即使死,也要和母亲一道殉国;“生或愧身全”,意思是活着时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妻子;“抱石云漂海”,意思是抱着石头,如同漂在海上;“沈珠月在渊”,意思是珍珠沉入海底,月亮高挂在深渊之中;“义门重光烈,千古照龙泉”,意思是家族中有一位有节操的人,其事迹将永远传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悼念他妻子的诗之一。当时,安史之乱正蔓延到四川地区,杜甫带着一家人在成都避难,他的妻子也一同前往。但当叛军攻陷成都后,他们夫妻二人被迫分离。杜甫的妻子被叛军掳走,后来不知所终。杜甫对此十分悲痛,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首联“寇截新林渡,风惊下濑船。”描写的是战争来临的场景,叛军截断了通往成都的新林渡口,战火迫近,江上的船只都受到了惊吓而纷纷逃散。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同时也表达了对妻子安全的担忧。
颔联“死能同母逝,生或愧身全。”进一步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用“死能同母逝”来形容自己愿意和妻子一起殉国的决心;而用“生或愧身全”则表达了自己在战争中生存下来,但却无法履行对妻子的责任的遗憾。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又透露出他对妻子的愧疚之情。
颈联“抱石云漂海,沈珠月在渊。”则是对妻子的深情追忆。诗人想象着妻子抱着一块石头飘浮在大海上的景象,而那颗珍贵的珍珠却沉入深渊之中。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妻子的形象和她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尾联“义门重光烈,千古照龙泉。”则是对家族的一种期望和寄托。这里,诗人用“义门重光烈”来形容家族中有一个人有着高尚的品质,他的事迹将永远传颂;用“千古照龙泉”则表示家族的历史将被永久地记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族的自豪感,也寄托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家族的骄傲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痛恨和对于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