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暗崇江,官船发豫章。
千金求骏马,万里入南荒。
倚剑看明月,停杯问故乡。
相臣忧国意,注目倚腾骧。
烽火暗崇江,官船发豫章。
千金求骏马,万里入南荒。
倚剑看明月,停杯问故乡。
相臣忧国意,注目倚腾骧。
诗句解析与翻译
烽火暗崇江,官船发豫章
- 解析:这里用“烽火”暗示边境战事的紧张或战争的临近,而“崇江”则指代长江,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踏上征途的省掾刘宗弼的关切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国家局势的严峻。
- 译文:在战乱的背景下,官船从豫章出发前往边疆。
千金求骏马,万里入南荒
- 解析:“千金”常用来形容珍贵之物,此处指代珍贵的马匹;“骏马”意味着良驹,用以形容马的优良状态。这句反映了刘宗弼购买良马的决心和对长途跋涉的期待。
- 译文:不惜重金购得千里马,以赴万里之遥的南疆征战。
倚剑看明月,停杯问故乡
- 解析:“倚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手持宝剑、凝视着明亮的月亮的情景,体现了一种孤高或不羁的意境。这里的“看明月”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 译文:倚靠在剑柄之上,凝望皎洁的月光,停下手中的酒杯询问家乡的消息。
相臣忧国意,注目倚腾骧
- 解析:“相臣”通常代指辅佐君主的大臣,这里特指那些为国家前途忧虑的官员。而“注目倚腾骧”,则描述了这些大臣们因担忧国家大事而注视远方,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 译文:那些为国家忧虑的大臣们,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国家的大计。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代边疆战争的背景下一位地方官员的心路历程。刘崧作为元朝的文人,身处乱世,他不仅关注自身的仕途和前程,更深切地关心国家的命运和边疆的安全。诗中通过“倚剑看明月”、“停杯问故乡”等细节,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家国大事时所抱持的责任感和忧虑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旅途的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