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带青枫,村西有路通。
鸟鸣高竹上,水落乱藤中。
耕凿常时惯,招游旧俗同。
寄言城市客,未可薄田翁。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门巷带青枫:这句诗描述了门前的小巷两旁长满了青枫树。”门巷”指的是通往田舍的小道,”带青枫”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小路两侧树木的颜色和生长状态。

  • 村西有路通:此句表达了村庄西侧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村西”指村庄的西方,”有路通”说明这条路是连通村庄与外界的唯一或主要通道。

  • 鸟鸣高竹上:描述了在高高的竹子上,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这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

  • 水落乱藤中:这句诗描绘了水位下降导致的杂乱无章的场景。”水落”表示水位降低,”乱藤中”意味着在低水位的情况下,一些藤蔓开始无序地生长,可能暗示自然生态的变化。

  • 耕凿常时惯:这里提到耕种和开垦土地的习惯。”耕凿”是指农耕劳作,而”常时惯”表达了这种活动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招游旧俗同:这句话表达了村民们喜欢聚在一起享受乡村生活的习惯。”招游”即邀请朋友一起游玩,”旧俗同”强调了这种习惯已经延续多年,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 寄言城市客:这句诗是对那些来到乡村的城市游客发出的忠告。”寄言”是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向……提出劝告或建议。

  • 未可薄田翁:最后这句话是对城市居民的一种劝诫,意思是不应该轻视农民。这里的”薄”可以理解为轻视、不尊重,”田翁”即指农村的老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赞赏。

译文

门前小道旁,青枫叶随风摆动;村西通大道,连接着乡间的宁静与繁华。
鸟儿在空中欢叫,栖息于高耸的竹林之上;雨季过后,乱藤间显露出自然的野趣。
耕作和开垦是日常之事,早已成为农人的生活常态;邀游老友共聚一处,共享田园之乐。
对于城市的游客,请不要忘记尊重这片土地和辛勤耕耘的农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景象,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活动,再到对城市访客的忠告,展现了一种朴素而又丰富的生活画卷。通过对门巷、村西道路、青枫、高竹、乱藤等细节的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同时,诗中的“未可薄田翁”一句,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敬,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付出。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和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