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青原路,思君白下城。
雨花曾听法,贝叶旧知名。
学道耽幽趣,忧时累俗情。
莲峰几百丈,霜月想泉声。
定上人屡约游山不果近承寄示送孙景贤诗未及和答因刘进士仲炯游青原山赋此奉寄
注释:
- 送客青原路,思君白下城。
- 雨花曾听法,贝叶旧知名。
- 学道耽幽趣,忧时累俗情。
- 莲峰几百丈,霜月想泉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刘仲炯游览青原山后所写的赠诗。诗人通过描绘青原山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道家清静生活的向往。
送客青原路,思君白下城。
雨花曾听法,贝叶旧知名。
学道耽幽趣,忧时累俗情。
莲峰几百丈,霜月想泉声。
定上人屡约游山不果近承寄示送孙景贤诗未及和答因刘进士仲炯游青原山赋此奉寄
注释:
诗句 第一句:斯文今属斯人,天付东瀛教民。 - 注释: 斯文(指学问和才艺)现在属于这个人,上天赋予了他在东方传授文化教育的使命。 - 赏析: 这句表达了对某人学术或文化成就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具有将知识与智慧传播给世人,特别是东方地区人民的责任感。 第二句:化雨及时功倍,仁风载路治淳。 - 注释: 像春天的细雨及时滋润大地一样,此人所做的善举带来的益处是双倍的
曹仁宪谨荣寿 六言体 其一 闻说香山九老,高年聚会同堂。 自昔名□不朽,至今姓氏犹芳。 惟兹夫子嗣起,足与前人并良。 我辈称觞再拜,冈陵为诵一章。 译文: 听说那香山的九位老人,他们年纪都很大,聚在一起共度时光。 自古以来,他们的名声就不会消失,现在人们依然记得他们的姓名。 只有这个老人继承他们的精神,他足够与前人一样优秀。 我们都来敬酒再拜,为他们的功绩在墓地上吟诵一章节。 注释: 1.
诗句释义: 1. 华灯张筵促弦急,隔帘霜落风吹入。 - “华灯张筵”形容宴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 “促弦”指的是琴弦被急促的弹拨,声音更加响亮。 - “隔帘霜落”描绘了窗外霜气弥漫的景象,暗示季节为深秋或冬初。 - “风吹入”意味着冷风从帘外吹进室内,增添了几分清寒之意。 2. 琴中弹得乌夜啼,啼声夜寒高复低。 - “乌夜啼”是一种乐器名,这里指用琴弹奏出的类似鸟叫声的音乐。 -
祝船词 岸头击鼓人聚蚁,吉日挽船下江水。 新船龙行气势雄,头抢入水尾插空。 篙师跪拜祝船圣,牲纸前陈启神听。 沿江灵庙八十四,闻请齐来共欢庆。 五湖四海道路通,蛟蛇不逢无恶风。 大石低头小石卧,吕梁滟滪轻轻过。 吴粳蜀麻淮海鹾,大商满载黄金多。 年年早归谢神福,酒浇船头赛羊肉。 注释: 1. 岸头击鼓人聚蚁 - 在岸边敲打鼓声聚集人群。 2. 吉日挽船下江水 - 选择吉利的日子,把船只拖下水去。
诗句翻译: 荷叶黄,荷叶青,四月五月风日清。 译文:荷叶是黄色的,荷叶也是青色的,四月和五月的风和日光都是清澈的。 注释:黄,绿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青,蓝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四月和五月,通常指春季,风和日光都是清新的。 越湖女儿颜似玉,隔船窥郎心眼熟。 译文:越湖的女儿容貌像玉石一样美丽,隔着船看郎君,郎君的容貌早已熟悉。 注释:《越女歌》是一首描写越地美女的歌谣,越女即越地的女子
长相思 长相思,乃在青天之外,碧海之湄。 我欲见之望不极,侧身太息涕涟洏。 昔与君别者,驱车临路岐。 车尘向南起,回风吹灭之。 君行遥遥,邈不可持。 含悲蓄愤,郁其累累。 瞻彼出月,弦望有时。 乃靡朝夕,如渴如饥。 落叶飘飖宁返枝,东流之水无还期。 重华一去万里绝,湘江秋竹何离离。 宁为懊恼曲,莫奏长相思。 思长意远君不知,妾心所陈多苦辞。 注释: - 长相思: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注释】 衣带岭: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朝辞桃源溪:早晨离开陶渊明的故乡桃花源。 暮宿衣带岭:傍晚住宿在衣带山的山下。 心同秋水净:心情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澄。 思与群山永:思念和群山永远在一起。 白云松际来:白云从松树间飘来。 日入鸡犬静:太阳落山时,鸡狗都安静了。 苔藓依古垣:苔藓附着在古老的城墙上。 薜萝罥深井:薜萝挂在深井里。 天清露气肃:天空清朗,天气寒冷。 衣袂忽已冷
九日胡孟浩携酒与客登官峰赋此 今日天气肃,我心舒且闲。 美人携碧酒,与客登青山。 矫首思八荒,意适忘险艰。 双流白日下,千室浮云间。 木叶露已黄,泉声亦潺潺。 时序忽若流,但伤游子颜。 鴥彼南飞翼,可望不可攀。 绵绵山下路,逝此何当还。 注释: 1. 今日天气肃:今天的天气晴朗而寒冷。 2. 我心舒且闲:我感到心情舒畅,悠闲自得。 3. 美人携碧酒:美人带着美酒。 4. 与客登青山
我们来分析题目“空城雀 其二”中的关键信息。 1. 关键词解析: “空城雀”:这可能指的是一种鸟类,因其在空城中飞翔而得此名。 “其二”:暗示这是诗的第二部分,或者是对第一部分的续写。 2. 逐句释义与诗句对应: 首句:“空城雀,飞且止。”描述了一只空城中的鸟,它正在飞行,然后又停下了。 次句:“林栖有匹巢有子。”描绘了这只鸟在树林中筑巢、养育后代的情景。 第三句:“分飞不知后生死
注释:空城雀,遭受网罗,翅膀折断头垂下来,憔悴得多了,不能高飞将怎么办。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只空城雀因被捕捉而失去自由、无法高飞的痛苦与无奈。通过“遭网罗”、“塌翼垂头”、“憔悴多”、“不能高飞”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空城雀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自由追求的思考
定上人屡次邀游山,我未能如愿。近来承寄示送孙景贤诗未及和答,因刘进士仲炯游青原山而赋此奉寄。 孙宰游山时,僧人房舍里告别。 有诗怀念我,哪里能遇到师? 云砌的石壁上刻有虫书叶,霜林中满枝鹤。 来游不厌烦,空负数幽期。 【注释】 ①青原山: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南。《宋史》卷二六五《艺文志》著录孙革诗文,但已散佚,仅存《游青原山诗》。刘仲舒《重修青原寺记》:“其地高敞,四达无阻。”②僧房:指寺庙内的居室
霜草马蹄寒,晨趋别上官。 注释:早晨,霜冻的草地上,马儿踏着冷气,匆匆赶往官署。 译文:早晨,霜冻的草地上,马蹄踏过冷气,匆匆赶往官署。 吏推文牍简,民忆会期宽。 注释:官吏们推动着公文箱,百姓们回忆着过去的宽松时光。 译文:官吏们推动着公文箱,百姓们回忆着过去的宽松时光。 水浅鱼梁出,沙晴雁碛乾。 注释:水面变浅,鱼儿从鱼梁游出;沙子变干,雁群飞过沙漠。 译文:水面变浅,鱼儿从鱼梁游出
【注释】 夜宿东山下:晚上住在东山下,即诗人的住所。 人家隔板桥:人家隔着板桥,指诗人的住所离村庄很远。 泉声霜下起:泉水的声音在霜降时节开始发出。 雾气月中飘:雾气在月亮映照下飘荡。 芋子兼皮煮:把芋子连同皮一起煮,即用整个芋头煮成汤。 松枝带节烧:用松枝带节的地方烧火做饭。 老翁年九十:一位九十岁老人。 起坐说前朝:坐着起来谈论过去的朝代。 【赏析】 《宿东山下》是一首写景诗
和答杨公平题具翕堂 【注释】具翕堂:即具熙堂,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所建。 【赏析】此为酬唱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与友人共勉之意。首联写故里荒芜,新堂燕鹊成群,以反衬自己的寂寞;颔联借古人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写饮酒唱歌之乐,表现出对友人的敬仰;尾联则抒发了感激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令公岩送钟庭亨归兴国 - 这句描述了送别的情景。"令公"可能指的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物,而"岩"和"潭"可能都是指地名或自然景观。"送钟庭亨归兴国"意味着送钟庭亨离开并回他的故乡兴国。 2. 令公读书处,归去又残冬 - 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令公读书处"可能是指一个充满学问和历史的地方。"归去"表示返回,"又残冬"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可能是在冬季结束之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鉴赏并分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整体感知诗意,然后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具体赏析。“溪上”是全诗的首句,点明了写作地点,交代了时间是傍晚,为下一句写景做了铺垫。“渡溪”表明作者在溪上行走。“日已暮”表明时令当是秋天,“青峰”暗示作者心情沉重、忧郁,因为这是离别的傍晚。“风起岩前树”,表明作者此时正立于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