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筏乘流驶,山棚隐石高。
树交藤共络,峡转浪争号。
夜雨洗山骨,秋霜落涧毛。
桃源如可问,蓬海径须邀。
【注释】
乘流驶:顺流而驶。
隐石高:隐藏在石头里。
树交藤共络:树枝和藤条交错相连。
峡转浪争号:峡谷转弯处,波浪声相互争鸣。
夜雨洗山骨:夜晚的雨水洗净了山中的骨骼。
秋霜落涧毛:秋天的霜落在山间小溪的水面上。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指代美好的隐居之所。
蓬海:指茫茫的大海,这里指代遥远的故乡。
径须邀:必须邀请。
【赏析】
《秋怀七首》是诗人晚年寄情山水之作。前五首写景状物,后两首抒发感慨,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明快流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素的自然美。
首联:“溪筏乘流驶,山棚隐石高。”溪筏顺流而下,山中茅屋隐匿在巨石之间。“溪筏”,就是竹筏。“乘流”指顺着水流。“溪”,水边的小路;“筏”,即竹筏,一种小船;“乘流驶”指乘着竹筏顺流而下。“隐”,藏匿、隐藏。“石”,石头。“棚”,“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溪边坐着竹筏顺流而下,山间的茅屋隐藏在石头之间。此联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溪边竹筏顺流而下的情景,以及山中茅庐隐于石中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清幽秀美的山水画卷。
颔联:“树交藤共络,峡转浪争号。”树枝交织在一起,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一起;峡谷转弯处,波浪相互争鸣。“交”,交织,交错;“络”,缠绕。“峡”,山间的峡谷。“转”,弯转。“浪争号”,指峡谷里的水浪争相发出声响。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峡谷中的景观,通过“交”“络”“争号”等动词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夜雨洗山骨,秋霜落涧毛。”夜晚的雨水洗净了山间的骨骼;秋季的霜落在山间小溪的水面上。“夜雨”,夜晚的雨水;“洗”,洗净。“山骨”,指山峰。“涧”,山间的溪沟。“毛”,指草木。这几句通过“洗”“落”等动词的运用,描绘了雨后的山景,以及秋季霜降时山间溪流的景象。同时,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尾联:“桃源如可问,蓬海径须邀。”如果可以向桃花源询问,就必须邀请我去那蓬岛仙境。“桃源”,传说中避世的理想地方。“蓬海”,指蓬莱仙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渴望能够像桃花源那样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的净土;同时也希望能够邀请他一同前往蓬莱仙境,共同追寻那片宁静美好的天地。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