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乌啼城上台,台前梧竹净尘埃。
凉风夜发星辰动,白露秋垂河汉回。
在户莎鸡终日听,随阳鸿雁几时来。
绛衣八月南邻曲,拚对寒灯送酒杯。
《秋夕》
月出乌啼城上台,台前梧竹净尘埃。
凉风夜发星辰动,白露秋垂河汉回。
在户莎鸡终日听,随阳鸿雁几时来。
绛衣八月南邻曲,拚对寒灯送酒杯。
【注释】
- 秋夕:秋天的晚上。
- 乌啼:乌鸦啼叫。
- 台:台基。
- 梧竹:梧桐和竹子,这里指庭院中的植物。
- 尘埃:尘土,比喻污浊之物。
- 凉风:秋风。
- 星辰动:星星闪烁。
- 河畔:银河。
- 绛衣:红色的衣服。
- 八月:农历七月,古代以农历计算月份,称为“七月”。
- 南邻:邻居,这里指作者的邻居。
- 曲:歌曲。
【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月出乌啼城台上,台前梧竹净尘埃”,诗人以“月出”起兴,描绘了深秋夜晚的美丽景象。月光照在乌啼声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台前的梧桐和竹子则被月光映照得更加洁净,无尘无染。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凉风夜发星辰动,白露秋垂河汉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深秋之夜的景象。凉风习习,吹拂着大地,星星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跳动;而白露洒在大地上,使河流的波纹都变得清晰可见。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
颈联“在户莎鸡终日听,随阳鸿雁几时来”,诗人继续展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莎鸡在窗户边上整天听着外面的动静,而随着阳光移动的鸿雁何时会回来呢?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情感。
尾联“绛衣八月南邻曲,拼对寒灯送酒杯”,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作结。八月的深秋时节,邻居们正在唱歌跳舞,而自己则只能对着寒灯独自饮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孤独感。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叙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