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旧竹困支离,移过墙阴雨更宜。
落落出群看两个,萧萧交翠待千枝。
荒苔古石清闲地,细草虚庭隐士诗。
即此尽堪消永日,鸣驺陌上欲何为。
【注释】
斋前隙地列三石峰因植丛竹其下小雨隐映可爱
南园旧竹困支离,移过墙阴雨更宜。
落落出群看两个,萧萧交翠待千枝。
荒苔古石清闲地,细草虚庭隐士诗。
即此尽堪消永日,鸣驺陌上欲何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雨后到访好友李德裕家时写的。
首两句写景。“斋前隙地列三石”,说明李德裕家的院子很大,而且布局很美。三石峰,即指院中三个石峰。“因植丛竹其下”,“其下”二字说明作者对竹林的偏爱。因为竹子有君子之风,所以作者喜欢它。“其下小雨隐映可爱”,写出了雨后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幽静美丽的庭院。
三四句写人。“南园旧竹困支离”,“南园”指李德裕家花园,“困”字写出了主人对旧物爱护之情。“移过墙阴雨更宜”,“移过”二字表现出了竹子的生机和活力。“雨”字也写出了雨水的滋润。“落落出群看两个,萧萧交翠待千枝”,写竹林的生机盎然,写出了竹子的傲骨,写出了竹叶的茂盛。“交翠”,形容竹叶的繁茂,“待千枝”则表明竹子的茁壮成长。
五六句写景。“荒苔古石清闲地”,“荒”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古石”说明石头的年代久远,“清闲”写出了环境的特点。“细草虚庭隐士诗”,“细草”写出了草的柔嫩,“虚庭”写出了庭院的空旷,“隐士诗”则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即此尽堪消永日,鸣驺陌上欲何为”,写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消磨掉整个白天的时间,而出门去欣赏美景,却又感到无端烦扰,想要干什么呢?这里写出了自己的矛盾心情。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以及在友人家里所受到的款待之盛、景色之美、友情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