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鸣沙雪涨溪,故人家住竹园西。
乱馀最爱诗能赋,寒破偏惊酒满携。
石壁松杉当夜落,野田荠麦望春齐。
何时濯足桃花渚,醉踏船舷听鸟啼。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武溪与朋友温氏相会并赋诗留别。
“流水鸣沙雪涨溪”,首句描写了一幅冬末春初的山水画。诗人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溪”比作有声有色的小姑娘,写出了溪水的欢快和跳跃。“故人家住竹园西”两句,写诗人宿处的环境。这里竹园、溪流、石壁、松杉、荠麦等自然景物,构成一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幽美景色。
“乱馀最爱诗能赋,寒破偏惊酒满携”,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颂。他称赞友人不仅喜爱诗歌,而且擅长作赋;不仅爱饮酒,而且善于喝酒。这两句诗,既是赞扬也是自谦,既赞美又谦虚。
“石壁松杉当夜落,野田荠麦望春齐”,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曾经被贬官放逐,如今又回到故乡,心情十分激动。
“何时濯足桃花渚,醉踏船舷听鸟啼”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希望有一天能到桃花盛开的地方去洗一次脚,然后乘一叶扁舟,在船上听着江上鸟儿的啼唱,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答案】
译文:
流水响着声音像在唱歌,雪涨溪水涨得更高。老朋友住在竹园西面。乱后最喜爱的就是诗,寒冬里特别喜欢喝酒,酒都喝满了。晚上石壁上的松柏杉树落下了一片,野田里的荠麦也长得一样高了。什么时候才能到桃花盛开的地方洗一下脚,醉着船儿在江上划行。赏析:
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开章点出“雪夜宿武溪”,为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流水鸣沙雪涨溪”,“流水”即溪水,“鸣沙”是指溪中雪化之后发出的声音,“雪涨溪”指溪水上涨,雪融成水,汇成溪流。“故人家住竹园西”。故人指的是武溪县主簿温存仁。“竹园西”是温家住宅的所在。
颔联是说温存仁不但喜欢诗歌,还能作诗赋。“乱馀最爱诗能赋”,是说经过战乱之后,温存仁最喜欢读的就是诗歌,并且能写诗作赋。“寒破偏惊酒满携”,意思是说冬天寒冷的时候,温存仁总是喜欢饮酒,酒饮得很多,并且酒喝完后还拿起来继续喝。“寒破”是指天气寒冷,“偏惊”是指特别喜欢。这两句诗表现了温存仁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和喜欢饮酒的性格特点。
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温存仁的性格特点。颔联写他的爱好,颈联则写他的习惯。“石壁松杉当夜落”,意思是说山壁上的松树、杉树在夜里全部落下了。“野田荠麦望春齐”,“野田”指荒野田野,“荠麦”指荠菜和麦子。“望春齐”是指望着春天来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野外田野上的荠菜、小麦等农作物都长得很茂盛。这两句是说温存仁喜欢大自然,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表现了他性格中的豁达、乐观的一面。尾联是说温存仁希望有一天能到桃花盛开的地方洗一下脚,然后乘一叶扁舟,在船上听着江上鸟儿的啼唱,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七绝虽然只有四句,但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结合紧密,语言优美、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