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书回百感生,残年送别最关情。
云飞远道千峰暗,花落深林独树明。
苜蓿久荒良骥病,稻粱未足旅鸿惊。
遥怜稚子生还日,不得相从咏北征。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春暮书回百感生,残年送别最关情。
- “春暮”:春季末期,暗示诗作可能写于春季晚期或初夏时节。
- “书回”:指收到书信的回信。
- “百感生”:各种情感涌上心头。
- “残年”:晚年,这里指诗人自己的晚年。
- “送别”:分别。
- “最关情”:最重要、最让人伤感的情感。
- 云飞远道千峰暗,花落深林独树明。
- “云飞”:形容云彩飘动的样子。
- “远道”:遥远的道路。
- “千峰暗”:许多山峰因云雾而显得暗淡无光。
- “花落”:花儿凋落的意思。
- “深林独树明”:在深林中,只有一棵树显得格外明亮。
- 苜蓿久荒良骥病,稻粱未足旅鸿惊。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来喂养马等。
- “良骥”:优秀的马匹。
- “病”:受困、生病。
- “稻粱未足”:稻和粱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此处表示食物不足。
- “旅鸿惊”:迁徙的大雁因为食物不足而感到恐慌。
- 遥怜稚子生还日,不得相从咏北征。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生还日”:孩子平安归来的日子。
- “不得相从”: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跟随。
- “咏北征”:可能是诗人自己对北征(可能是指征战北方)有所感触,用诗歌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晚年收到远方弟子的寄诗后,对于时光流逝、生命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孩子平安归来的思念。首句通过“春暮”和“残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第二句则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体验。第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云飞、花落,展现了自然的变幻无常,同时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抒发了对物质匮乏、生活困苦的感叹,以及对远方孩子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以“不得相从咏北征”作为点睛之笔,既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重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亲情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