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云峰一振衣,烟林风磴转稀微。
岩前虎出日欲落,洞口龙眠云乍归。
秋意又催南国雁,客怀长恋北山薇。
凄凉不寐愁烽火,洒洒飞泉近竹扉。
【注释】:
1.西上云峰:指从山下到山上。
2.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尘埃,表示轻松自在的样子。
3.烟林风磴:指山林中幽静的小路。
4.岩前虎出:指老虎在岩石前出现。
5.日欲落:太阳即将落山。
6.洞口龙眠:形容山洞像龙一样安静地睡着。
7.南国雁:即鸿雁,秋天迁徙时向南飞。
8.北山薇:指北坡的野菜。
9.凄凉:寂寞、悲伤。
10.洒洒:水声,这里形容瀑布水声如雨点般落下。
11.竹扉:竹制的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因避兵乱而隐居江西庐山,登武山宿云峰寺后,弟子野有诗而作的,依韵述怀之作。此诗以“凄清”二字概括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