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
晚岁亲临欧禇法,清风却扫宋齐尘。
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
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
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
晚岁亲临欧褚法,清风却扫宋齐尘。
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
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
译文:
长年怜惜我挥动笔墨描绘梅花,多么有幸能够看到你的作品来认识老朋友。晚年亲自临摹欧、赵的书法风格,清风吹走了宋、齐时期的尘埃。独自一人拄着拐杖走到斜川,穿着朴素的衣服微吟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仍然保持着与你的交情在千年之上,为能为你画一幅画再次向你鞠躬致谢。
注释:
- 长怜:长时间地怜惜。
- 梅真:形容梅花真实自然,栩栩如生。
- 何幸:多么幸运,多么高兴。
- 披图:翻阅画像或画作。
- 晚岁:晚年。
- 欧褚: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褚遂良。
- 清风:比喻高洁的人格。
- 五柳先生:即陶渊明,他的《五柳先生传》是他的自传体散文,以五柳为代称。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帕。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杨补之画作中陶渊明形象的赞赏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首句“长怜放笔写梅真,何幸披图识故人”表达了作者对杨补之画作的赞叹,称赞其绘画技艺高超,能够将梅花的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欣赏到杨补之作品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晚岁亲临欧褚法,清风却扫宋齐尘”。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晚年时,亲自临摹欧、褚的书法风格,并以此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远离了宋、齐时期的尘埃。这既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第三句“杖藜独去斜川晚,野服微吟五柳春”。这里描绘了作者独自拄着拐杖前往斜川的情景,身着朴素的衣着微吟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表达了作者对于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尚友交情千载上,为公再拜一沾巾”,表达了作者对于与杨补之之间的友情的珍视,认为这种友情已经超过了千年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杨补之画作的感激之情,因为这幅画让他再次感到被尊重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杨补之画作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