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瀹茗火初残,苔榭收书露未干。
频剪烛花知夜久,偶拈酒斝觉春寒。
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
不为闲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

注释:竹子做的炉子煮着茶,火苗刚刚消失。苔藓覆盖的台阶上收书时露水还未干。频繁剪去蜡烛上的烛花,知道夜已很深。偶尔拿起酒杯感到有些寒冷。在社前有人正在锄瓜地,混乱后谁家整理药栏。不为闲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月的名篇。诗以“竹炉”起兴,写春夕独坐无聊,便点燃了一支蜡烛。诗人一边点蜡、一边赏月,不觉夜色渐深,于是又添了几支蜡烛。此时,忽然听到窗外有剪刀声,原来有人正在修剪瓜菜。“频剪烛花知夜久”,一个“频”字,表明诗人已经剪了许多蜡烛的花,也暗示了诗人因剪烛花而失眠。“偶拈酒斝觉春寒”,诗人从醉意朦胧中醒来,发现外面天气转凉,不禁感叹春天的易逝。

接下来三句写诗人在月光下散步。诗人漫步至林边,看到月亮高悬天际,倒映在林端。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爱看明月过林端”。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欣赏月亮,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