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风烟接渺漫,千崖景气入凋残。
夕阳欲下蝉声急,秋水忽生凫眼寒。
海内兵戈今日盛,天涯道路古来难。
只疑蓬鬓经时短,强拟愁肠对酒宽。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

风烟:指山野的烟雾,也指战争。接渺漫:形容烟雾弥漫无边无际。

千崖:千叠的山崖。景气:景象、景色。凋残:衰落、衰败。

夕阳欲下:太阳快要下山了。蝉声急:形容蝉声急促。

秋水忽生:秋天的水忽然涌起。凫眼寒:凫鸟的眼睛感到寒冷。凫,野鸭。

海内兵戈:指国家内乱。海内:国中,这里指中原地区。

天涯道路:指遥远的路程和艰难困苦的道路。

只疑:怀疑、以为。蓬鬓:蓬乱的头发。经时:过了一段时间。

强拟:勉强做。对酒宽:对着美酒宽慰自己。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乾符二年(875)秋末所写。诗人当时客居湖南郴州。他目睹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现实,感慨万千;又因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故借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之景,抒发悲苦凄清之情,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安定、结束乱世的愿望。

首联“八月风烟接渺茫,千崖景气入凋残”,写秋风吹来,山野一片迷离朦胧,群山万壑间,一派萧条冷落的景象。“接渺茫”三字,既写出了秋风吹拂而来,气势雄浑、辽阔无际的感觉,又写出了风势之猛,仿佛要与茫茫的烟雾相接,给人以苍茫之感。这两句从视觉角度着笔,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群山万壑之中,满目萧条、一片凄凉的图画。

颔联“夕阳欲下蝉声急,秋水忽生凫眼寒”,进一步描写了秋日傍晚的景象。此时正值秋季,万物凋零,百态尽失,只有那高悬的太阳,在余晖中缓缓落下,而那一声声急促的蝉鸣,似乎也在为这凄凉的景色而哀叹,令人心生凄冷之感;而那清澈的秋水,忽然间涌起波纹,仿佛在映衬着凫鸟眼中的寒意,更增添了几分凄冷之感。这两句从听觉角度着笔,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蝉声急促,秋水波动的景象,给人以幽静之感。

颈联“海内兵戈今日盛,天涯道路古来难”,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此时正是战乱频繁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而自己却身处天涯之地,远离故乡,无法回到家乡去,只能寄情于酒中以解忧愁。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现实,又写出了自己身处异地、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与悲伤。这两句从内心感受方面着笔,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只疑蓬鬓经时短,强拟愁肠对酒宽”,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此时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头发已经花白,但心中的忧虑却依然如旧。于是诗人只好借助美酒来宽慰自己的心弦。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白发苍苍、岁月蹉跎的感叹,又写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两句从内心感受方面着笔,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哲理性,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