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短褐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
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杜陵短褐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
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

译文: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人,穿着粗布短衣,头发像丝一样白。中午时分,他坐在院子里吃饭,神情凄凉。

我想念远在西流的夜郎客人,他穿着华丽的锦袍,却在寒冷的霜中更加思念故乡。

注释:

  • 杜陵:地名,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地区,古人以地名为姓氏。
  • 短褐:古代的一种粗布短衣。
  • 鬓如丝:形容头发变白的样子,鬓是脸旁的短发。
  • 饭颗:指饭菜,饭团或米饭粒。
  • 凄凉:形容心情忧郁、悲伤,这里指中午时分,太阳高照,但人却感到悲伤。
  • 西流的夜郎客:指的是远方的客人,夜郎国在当时位于西南方向,距离长安很远。夜郎是一个虚构的国家名字,这里借指远方的客人。
  • 锦袍:华丽的锦衣。
  • 霜冷:指天气寒冷,霜是冬天的常见现象,冷则强调了天气的寒冷程度。
  • 相思:思念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角是一位生活在杜陵地区的老人,他的外貌和状态被详细地描绘出来,如“短褐”和“鬓如丝”,展现了他的简朴和老迈。而他的精神状态,则是“饭颗凄凉日午时”,这暗示了他内心可能的孤独与忧郁。

诗人提到了一个远方的客人——西流的夜郎客,这个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亲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遥远,诗人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他们的存在。他设想着那位客人穿着华丽的锦袍,在寒冷的霜中依然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深刻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