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鸣弦思潇湘,斜飞金雁不成行。
夜深弹彻乌栖曲,月照寒江万树霜。
【注释】
美人:指湘妃。
鸣弦:指弹琴。
潇湘:湖南的别称,这里代指湘水,是屈原《九歌》中楚人祭祀的地方。
斜飞金雁不成行:斜飞,形容筝声高亢而激越,如同秋雁斜飞。不成行,指琴声断断续续。
乌栖曲:即《乌夜啼》,又名《乌夜呼》、《乌夜悲》。
万树霜:形容夜色之深,树木上挂满白霜。
【赏析】
这首词以“秋江小景”为题,写一位湘妃在秋天夜晚弹奏筝曲的情景。全词语言凝练,意境幽远,音情并茂,是一首优美的抒情小令。
上片写弹琴之人,下片写弹琴之时。
起首一句,点明地点和时间。“美人”,即湘妃。《九歌》中湘君、湘夫人都是湘水之神,他们的爱情悲剧,成为后世诗文中描写爱情的典型。“鸣弦”,即弹琴,古人常以“鸣弦”来比喻女子歌唱。“思潇湘”,指思念湘水之神湘妃,因为湘妃是湖南地方的神话人物。“鸣弦思潇湘”,意谓湘妃思念湘神。“潇湘”是湘水的别称,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湘妃弹琴时思念湘地的湘神。
“斜飞金雁不成行”,承上句而来,继续写弹琴之声。“斜飞”是指筝曲高亢激昂,有如秋天的雁阵斜飞;“不成行”则表明筝曲急促而断续,正如大雁在高空中飞过,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却已坠落。“成行”与“不成行”相对比,突出了筝曲的急疾变化。“斜飞”、“不成行”,都形容筝曲的激越、高亢。“夜深”二句,写弹琴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二字,点出季节。此时正是深秋季节,天气寒冷,月光皎洁。“弹彻”即弹奏到深夜。“乌栖曲”,又称《乌夜啼》、《乌夜呼》、《乌夜悲》,是一首民间歌曲名。传说此曲原为楚人祀祝巫山神的乐章,后被传唱于民间,成为民间歌曲的代表作品。“月照寒江万树霜”,承接前面写琴声的内容,进一步描绘琴声所传达的感情。此时月亮已经西沉,但那一轮明月仍然照耀着清冷的江水,万棵树木上的叶子都被月光映照得晶莹洁白,宛如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月照”二句,既写景也兼写情,用月色衬托琴声,使听者的听觉感受更加强烈。
整首词通过写“美人”弹琴这一动作,将湘妃对湘神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手法,表现了一种凄婉动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