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序积霪雨,凄其薄凉风。
物情感催促,世故伤樊笼。
宛宛陵中苕,㠜㠜江上枫。
新荑掩茂绿,旧花舒轻红。
调音愧流莺,矫翼怍冥鸿。
沈郁坐中庭,幽赏谁与同。
援琴发绿水,操翰萦文虹。
志惬本理齐,处裕在德丰。
推移有常运,深穆自玄功。
永言契达观,毋为戚终穷。
【注释】
芳序:美好的季节。
积霪(yín)雨:连绵不断的雨。
物情:指人的情感。
世故:世间的习俗和事理。
樊笼:束缚。
宛(wǎn)宛:水边弯曲的样子。
㠜㠜(qì):落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新荑(tí):新长出的嫩草芽。
调音:指鸣叫的声音,这里指莺鸟的啼声。
矫翼:展开翅膀。
冥鸿:指高飞远逝的大雁。
沈郁:深重、忧郁的样子。
援琴:拿琴伴奏。
操翰(hàn):拿起笔写字。
处裕:处境宽裕。
推移;推移时运,比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常运:恒常的运数。
玄功:玄奥的功效。
永言:长久地谈论。
达观:通达世事的见识。
毋为:不要做。
【赏析】
这是五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诗。前四句写春日景象,后三句写诗人在春天的感受和心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抒情小品。
首联“芳序积霪雨,凄其薄凉风。”写春天的气候特点。芳序指春季,即农历二月。积霪雨是指连续不断下了很久的雨。“凄”字写出了春天阴冷的特点。“薄凉风”则写出了春天的气温不高,使人感到有些凉意。
颔联“物情感催促,世故伤樊笼。”写诗人对春天景物的感受。“物情”,指大自然的气象变化。“催促”,形容春光迅速到来,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世故”,指世俗的规矩和习惯,使人感到压抑和束缚。“伤樊笼”意思是说,人们被世俗的规矩所限制,不能自由自在地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颈联“宛宛陵中苕,㠜㠜江上枫。”写诗人看到的景物。“苕”,是一种植物,这里代指芦苇。“陵中”,指山上或河边。“枫”即枫树,秋天开红色的花,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诗人看到秋天的芦苇摇曳生姿,而江边的枫树也披上了红叶,显得分外妖娆。
尾联“调音愧流莺,矫翼怍冥鸿。”写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调音”,指鸟儿的鸣声悦耳动听。“愧”,表示自惭。“流莺”,即黄莺,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所处的地位。“矫翼”,指展翅高飞的大雁。“冥鸿”,指大雁飞翔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不安。他觉得自己像黄莺一样鸣声悦耳,但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又像大雁一样展翅高飞,但却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诗人自身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个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人的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