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畏烦促,起坐爱凉风。
明月在东壁,流辉当井桐。
翩翩林鸟翔,喔喔邻鸡起。
感时不复寐,短发聊自理。
【注释】
畏烦促:担心时间过得太快。起坐爱凉风:起来坐下都喜欢凉爽的风。流辉:指皎洁的月光。当井桐:指井边梧桐树的影子映在井底,形成斑驳陆离的光点。翩翩:轻快地。喔喔:鸡鸣声。复:再、又。理:梳理,整理。
【译文】
深夜害怕时光飞逝,坐起身来就喜欢凉风习习。明月高悬在东墙,洒下清光照亮井边的梧桐。树林里鸟儿轻快飞翔,邻家的公鸡喔喔啼叫。感叹岁月匆匆不再入睡,只有那几根头发让我去理。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时杜甫在夔州,与李白相会,共游西山、白帝城。此诗为作者游览山城和江陵时所写。
首联“中夜畏烦促,起坐爱凉风。”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他既怕时间过得太快,不愿虚度光阴,又喜欢凉爽的秋风,愿意在凉爽的秋风里度过美好的时光。
颔联“明月在东壁,流辉当井桐”,描写了一幅月影照井桐、清风吹拂的幽静夜景。“明月”句用典,“东壁”句用实。“流辉”句用拟人手法描绘明月的光辉。
颈联“翩翩林鸟翔,喔喔邻鸡起”,描写了林间鸟儿轻盈翱翔和邻家鸡鸣的生动情景。“翩翩”句形容鸟飞的样子轻盈优美;“喔喔”句形容鸡叫声清脆悦耳,写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翩翩”二字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而“喔喔”之声则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秋天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尾联“感时不复寐,短发聊自理。”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不复寐”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国忧民之情;“短发”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而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