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台,望桂林,桂林邈在千里外,有母不见,使我三岁袅袅悬归心。
山海兮冥冥,桂林兮青青,安得身为云,从风上下兮日往来乎亲庭。

【译文】

登上天台山,远望桂林。可是桂林在千里之外,母亲却看不见我,使我三年悬归心。

群山连绵,大海茫茫,桂林青青,安得身为云,随风上下于亲庭。

【注释】

万里:一作“千里”。 台州:古地名,在今浙江省。谢伯敬:生平不详,此诗是其为题画诗。

登天台:一作“上灵台”。灵台:指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望桂林:一作“看桂林”。桂林:一作“桂林山”。桂林山:指桂林七星岩的七星山,又名湘山,有七峰如箭射天外。

渺(miǎo):遥远的样子。

袅(niǎo)袅:形容细长柔弱,这里指思念之情绵绵不断。三岁:指幼年。

冥冥:幽深貌。

青青:形容山色鲜明翠绿。

安得身:怎么能够使自己像云一样自由翱翔?

从风上下:随风飘动。往来乎亲庭,往来于亲人的庭院之间。

赏析:

《题万里望云图》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思乡怀人的母亲遥望远方的家乡而不得相见,于是以游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思亲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朴素,但情感真切自然流露,真挚感人。

首联“登天台,望桂林,桂林邈在千里外,有母不见,使我三岁袅袅悬归心。”是说诗人登上了天台山,望着那遥远的桂林,但是那里却离母亲那么遥远,使得诗人无法与母亲相见。这种相思之情使诗人在三岁时就常常悬着一颗归心的念想。

颔联“山海兮冥冥,桂林兮青青,安得身为云,从风上下兮日往来乎亲庭。”是说山海如此幽深广大,而桂林又是那样的青翠明亮,诗人多么希望能够化身为一片白云,随风飘荡,自由自在地穿梭于亲人的庭院之间。这里的“从风上下”和“往来乎亲庭”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远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乡愁和亲情之思。同时,诗人以游子自喻,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游子之情结合起来,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