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匡庐来,啸歌白云乡。白云千叠可揽结,九江秀色何苍苍。
云之来兮茫洋,云之去兮不可以将,触石而起随风飘扬。
问君结巢向何许,洞门遥架三石梁。薜荔为藉兰为房,明月为佩青霓裳,飘然远在天中央。
手招云中君,为我吹笙簧。朝日射五色,烂然成天章。
将西息乎昆仑之墟,南憩乎天台之阳。于以卧八极游四方,锦屏倒照秋水光。
雪片吹落瑶花香,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泰山忽破碎,海水成枯桑。
燕鸿越鸟无定栖,凤凰麒麟安可常。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援斗杓,酌桂浆。
却上匡庐望三湘,湘水深,九嶷长,云之巢,安可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君从匡庐来,啸歌白云乡。    
白云千叠可揽结,九江秀色何苍苍。    
云之来兮茫洋,云之去兮不可以将,触石而起随风飘扬。    
问君结巢向何许,洞门遥架三石梁。    
薜荔为藉兰为房,明月为佩青霓裳,飘然远在天中央。    
手招云中君,为我吹笙簧。    
朝日射五色,烂然成天章。    
将西息乎昆仑之墟,南憩乎天台之阳。    
于以卧八极游四方,锦屏倒照秋水光。    
雪片吹落瑶花香,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    
泰山忽破碎,海水成枯桑。    
燕鸿越鸟无定栖,凤凰麒麟安可常。    
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援斗杓,酌桂浆。    
却上匡庐望三湘,湘水深,九嶷长,云之巢,安可忘。    
  • 注释

  • 君从匡庐来:指作者从庐山(位于今天的江西)来到其他地方。

  • 啸歌白云乡:在白云缭绕的地方吟唱。

  • 白云千叠可揽结:形容天空中白云层层叠叠,仿佛可以抓住。

  • 九州秀色何苍苍:形容美丽的风景遍布九州大地。

  • 云之来兮茫洋:云朵来时广阔无边。

  • 云之去兮不可以将:云朵离去时无法捕捉。

  • 洞门遥架三石梁:形容洞穴的大门遥远地架着三座石头桥。

  • 月为佩青霓裳:月色如佩带的青色霓裳,美丽而神秘。

  • 飘然远在天中央:形容身影轻盈地飘浮在天空中。

  • 手招云中君:用手召唤天空中的云神。

  • 锦屏倒照秋水光:像锦绣的屏风倒映在秋天的水面。

  • 雪片吹落瑶花香:雪花落下,香气四溢,如同瑶花一般。

  • 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从高空俯瞰,看到整个天地间的尘埃和烟雾茫茫一片。

  • 泰山忽破碎:形容泰山倒塌的景象。

  • 海水成枯桑:海水变成干涸的桑田。

  • 燕鸿越鸟无定栖:燕子和大雁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

  • 凤凰麒麟安可常:凤凰和麒麟这样的神物怎么能够永远存在呢?

  • 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想要呼唤仙人来采摘仙界的琼瑶。

  • 援斗杓,酌桂浆:拿起北斗勺,喝下桂花酒。

  • 却上匡庐望三湘:返回庐山后望着南方的三湘地区。

  • 湘水深,九嶷长:湘江水流深远,九嶷山长。

  • 云之巢,安可忘:不能忘记在云中筑巢的时光。

  •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诗中通过对庐山、白云、长江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人生短暂以及追求美好境界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