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春阴覆花竹,二鸟飞鸣以相逐。
人生兄弟乃类此,莫君写之最精熟。
吁嗟人为万物灵,急难相感非顽冥。
王风既远常棣废,尺布之谣安可听。
【题解】《题花竹脊令图》,唐宣宗时诗人李商隐作。此图乃画二鸟相逐,而诗中却说“人生兄弟乃类此”,以喻指君臣关系。
【注释】石崖:山崖。二鸟:即双鹤。飞鸣:飞翔鸣叫。类此:如此。最精熟:《庄子》云:“庖丁善治牛,每自比于轮盘之刀,利其刃也。”谓善于使用工具者,必精通该工具的性能。王风既远常棣废:王(姬姓)之风既远,则常棣(曹姓)之国废弃。常棣是周代诸侯国,位于今山东境内。尺布之谣:语出《汉书·东方朔传》:“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俱曰‘不吾弃’,请试为君妻,必有重谢。于是二人皆趋进,问其名。一曰‘东方氏,’一曰‘虞氏’。明日,果以衣裙献。上大说之,召主计吏,赐帛十匹,及女乐二八,车马衣被各一乘;后月余,东方氏病死,此女独活,闻其良苦状……朔因免冠脱衣伏地泣,良久乃歌曰:‘有客从远方来,衣冠令我瞻一新,忽复乘舟涉江湘,不知思人何时得见。’”又“王风既衰,邦国殄瘁”。安可:怎么可以。
【译文】石崖春阴覆盖着花竹,两只喜鹊在枝头相依相随,双双鸣唱。人与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像这两只鸟儿相逐嬉戏一样亲密无间,没有人能够写得比您更精彩了。感叹人为万物灵长,遇到困难相互感应,不是愚笨无知。然而王风已经衰落,常棣国废弃不用,像那尺布谣辞这样的歌谣又怎能听呢?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观物兴思,感慨人世间的兄弟关系与自然界的鸟儿相类似,但人间的情义又远不如鸟儿的情义那样深厚。
首联描写自然景物,以景寓情。石崖上的春阴,笼罩着花竹,一只喜鹊在枝头上欢蹦乱跳。“相逐”,说明它们十分亲昵。“二鸟飞鸣”,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这两句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鸟的欢乐心情,使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机。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描绘,并赋予它深刻的含意。
第二联诗人把目光转向了社会。“二鸟飞鸣以相逐”,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乃类此”,意思是兄弟关系应像鸟儿们这样亲近无间。“莫君写之最精熟”,这是诗人对友人的称赞。
第三联诗人将笔触转向社会现实,指出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败。“为人”指当权者,“万物灵”是指百姓。这里诗人把当权者比作王风已经衰落的周代诸侯国,把百姓比作王风已经衰败的常棣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当权者,已经没有王风的遗风了。他们只知一味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忘记了百姓的痛苦。因此诗人发出了“急难相感非顽冥”的感叹!
尾联诗人发出感慨:如今王风既已衰落,常棣国也被废弃不用,那些像尺布谣辞一样的小调小曲又怎么能再听到呢?
这首诗以鸟喻人,借物言志,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希望改革政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