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松阴,半庭梧叶,纵横占满空阶。授衣时节,砧响隔墙来。渐老懒亲刀尺,褰帘望、秋色佳哉。真难料,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
叹阎浮狭小,斗争坚固,利嫁名媒。怕胸中块垒,辜负新醅。但使逍遥鹏鴳,知何事、荏苒萦怀。高楼晚,孤鸿别浦,乡思忽相催。

译文:

一片松影,半庭院的梧桐叶子,纵横交错地占满了整个空阶。授衣的时候,那砧声隔着院墙传来。我渐渐地变老了,懒于亲自裁剪缝补,掀开帘子,看着秋天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感慨万千。真的很难料想,在千里之外的人,竟然来看我们种下的木樨花。

感叹的是人世间的争斗与坚固,名利与嫁娶的关系。我害怕自己的胸中充满块垒,辜负了新酿的美酒。只希望像逍遥自在的大鹏鸟和小鴳虫一样自由自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傍晚时分,孤独的大雁飞向远处的湖边,我的乡思也突然袭来。

赏析:

此词为作者晚年登高望远时所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景抒怀,情景交融。

起句“一片松阴,半庭梧叶,纵横占满空阶”,写眼前之景,是登高所见。这四句是全篇的总纲,总括着全篇的意思,是词人的主观感受。

“授衣时节,砧响隔墙来”一句,由景入情,从登高所见之景过渡到触物生情之景。“授衣时节”,即重阳佳节之时,人们有佩戴茱萸、佩带菊花饮酒赏菊的风俗。此时登高望远,自然想到家乡的亲人。“砧响隔墙来。”砧声传来,使人联想到故乡,想到亲人。“渐老懒亲刀尺”,自己年老多病,懒得亲自动手去缝制衣裳。“褰帘望、秋色佳哉”,撩起窗帘眺望着秋色,心中不由得赞叹不已。秋色之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真难料,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此处“木樨”当指桂花。“木樨”即桂花,这里泛指桂树所结的果实。“木樨”一词,不仅点出了时间、地点、节令,而且表明了季节和时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说明作者已经看到了桂花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叹阎浮狭小,斗争坚固,利嫁名媒”三句,由登高望远而转入议论。“阎浮”,即人间、世间。“斗争坚固”,指世俗之事。“利嫁名媒”,指世俗之人追求名利。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事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纷扰复杂,争斗不断,都是为了利益和名声而争先恐后地去追求。这些世俗之人,为了名利而争斗,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失去了真正的快乐。

“怕胸中块垒,辜负新醅”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里所说的“胸中块垒”,是指心中的烦恼和忧虑。作者认为,如果心中有太多的忧虑和烦恼,就会导致内心的痛苦和压抑。因此,他劝告世人不要过于在意功名利禄和世俗之事。要像自由自在的大鹏鸟和小鴳虫一样,追求真正的乐趣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但使逍遥鹏鴳,知何事、荏苒萦怀”两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逍遥鹏鴳”,是指自由自在的大鹏鸟和小鴳虫。大鹏鸟翱翔于高空,小鴳虫栖息于草丛,它们都不受世俗的束缚和羁绊。它们能够逍遥自在地生活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摆脱世俗名利的束缚,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两句“高楼晚,孤鸿别浦,乡思忽相催”,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里所说的“高楼晚”,指的是黄昏时分。此时的高楼之上,可以俯瞰周围的景物。而在这高楼之上,作者独自面对着远方的湖水,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此时,他的乡思突然涌上心头。

整首词通过对秋日登高所见之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