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洞口寂无音,何处虚堂挂一琴。
忽听鸡呜峰顶上,风林高映月湖深。
【注释】次钟:即钟磬,佛教的法器。宝潭:指瀑布。韵:诗歌体裁之一,与诗、词、曲同为韵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怀的七言绝句。首二句“流云洞口寂无音,何处虚堂挂一琴”,写景抒情。“流云”二字,写出山涧云雾缭绕的幽静景象,表现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寂静无声”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感受,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所以用“寂无音”来形容。“何处虚堂挂一琴”,则是诗人在清幽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于是便想到了古代高僧达摩所创的禅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禅理,从而引发了他的遐想:“何处虚堂挂一琴?”他想象着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应该有一间空灵清雅的虚堂,那上面应该悬挂着他心爱的古琴。
第三句“忽听鸡鸣峰顶上,风林高映月湖深。”则由虚转实,由远及近,由听觉转到视觉,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这幽静的山谷之中,忽然听到一声悠扬的鸡鸣声,仿佛从山顶传来;这时,一阵清风送来阵阵树林中的涛声,仿佛是从远处传来;在这美妙的环境里,一轮明月倒映在湖面之上,显得分外皎洁。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