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不堪落叶两三声。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
拊剑还歌白石,焚香闲展黄庭。徘徊山寺又钟鸣。鸦啼归晓树,蛩语伴疏灯。

【注释】

酒国:指饮酒。投时:及时。辄醉:经常喝得大醉。砚田:指书房,因研墨用砚而得名。荒久:很久没有耕作了。不堪:忍受不了。落叶:秋风中飘落的叶子。两三声:形容声音很轻。秋后:指深秋。病:生病。自后:从今以后。减:减轻。愁向雨中生:愁情随着下雨而生。拊剑还歌:拍着剑柄唱歌。白石:指《太清经》。黄庭:即《黄庭内景经》,道教经典。黄庭、白石:《太清经》与《黄庭内景经》都是道家著作,此处借代指道教思想。徘徊:来回走动。山寺:寺庙。钟鸣:僧人敲钟报时。鸦啼:乌鸦叫。归晓:天将亮的时候。蛩(qiong):蟋蟀,又名寒号虫。伴:陪伴。疏灯:稀疏的灯光。

【赏析】

“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两句,说作者在酒国里经常喝醉,书房也很久不去了。“投时辄醉,”是说只要一有空闲就喝酒,“荒久慵耕”,是说很长时间都不去耕地耕种。“不堪落叶两三声,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这四句写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不堪落叶两三声”,秋天来了,树叶开始飘落,那轻轻的声音让人感到凄凉,“秋后减,愁向雨中生”说明秋天使人容易生病,而下雨则使愁情更加浓烈。

“拊剑还歌白石,焚香闲展黄庭。”这两句是说击剑歌唱《太清经》以消愁解忧,焚烧檀香诵读《太平经》。《太清经》、《黄庭经》:这两部书都是道教经典,这里借代指道教思想。“白石”,指《太清经》的别称。《太平经》又称《太平经钞》,《太平经》是西汉时期刘安等人所编的一部宗教性的著作,主要宣扬太平观念,故名。《太平经》是西汉时期刘安等人所编的一部宗教性的著作,主要宣扬太平观念,故名。《太平经》是西汉时期刘安等人所编的一部宗教性的著作,主要宣扬太平观念,故名。

“徘徊山寺又钟鸣,鸦啼归晓树,蛩语伴疏灯。”这四句写自己来到一个山寺,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看到乌鸦叫声,听到蟋蟀叫声,看到寺庙里昏暗的灯光,这些景象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寂寞,更加想念家乡和亲人。

全词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一种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