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怀人水一方,每依云树望睢阳。
双鱼忽至长淮外,驷马仍过孔道旁。
对酒谩疑河朔饮,坐谈深接令君香。
风尘此会知非偶,何必还登单父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冯公济元日对雪见寄之作兼简子由》。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对应的赏析:

何处怀人水一方,每依云树望睢阳。
注释:在思念的人所在的水一方之地,我经常依靠着云端的树木,望向远方的睢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友人的孤独与寂寞之中,只能借助云树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水一方”指代的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无法相见的地方。“依云树”则描绘出诗人在寂静中仰望天空,仿佛能听到风声,感受到树木的摇曳。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双鱼忽至长淮外,驷马仍过孔道旁。
注释:忽然有鱼儿跃出水面,出现在长淮河之外;马车仍然经过孔道旁。
赏析: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双鱼”可能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意味着诗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消息或者有人前来探访。“长淮外”可能指的是长江之畔,暗示诗人身处江边,或是在梦中梦见了远方的景象。“驷马”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尊贵或者显赫的地位,表示有重要人物来访。这两个意象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期待与惊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重逢的渴望以及对新知的热烈欢迎。

对酒谩疑河朔饮,坐谈深接令君香。
注释:对着美酒,我不禁怀疑是在河朔地区的饮酒,坐着聊天时深深感受到了你身上的香气。
赏析:诗人在品尝美酒之时,不禁联想到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感情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谩疑河朔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座谈深接令君香”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入交谈时的愉悦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彼此身上散发出的香气,这香气不仅来自于美酒,更来自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

风尘此会知非偶,何必还登单父堂。
注释:虽然这次相聚是因为风尘仆仆而来,但这样的相遇并不罕见,我们又何必回到单父堂去呢?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他理解到,尽管这次相聚因为种种原因显得格外珍贵,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相聚都是偶然或难得的。诗人用“风尘”、“知非偶”等词语强调了相聚的必然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美好珍视。结尾的“何必还登单父堂”则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意味着既然已经享受了这份难得的相聚,就没有必要再次返回那个熟悉的场所。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平和,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好的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