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乘嘉运,深宫事玄默。
天子但垂衣,虚心委贤硕。
谁其负端揆,转为狐鼠窟。
所以节直者,怒发眦为裂。
是时杨职方,尤称铁石肠。
立谈辄太息,颇类戆与狂。
大廷初抗议,流落谪边疆。
赐环未几日,吐论眉转扬。
请剑务诛佞,激烈由天性。
何知逆耳言,叩阍不可听。
屈首就簿责,幽系伤形影。
微臣亦何辜,天王自明圣。
伤哉遘憸壬,甘为虎蟒嗔。
爱憎移生死,烈士乃陨身。
直气元不改,方幸已成仁。
馀作忠魂补,兼以待后昆。
人心自不昧,天心亦可回。
一朝朝论定,殊恩及夜台。
嗣子悯先志,勋业起尘埃。
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杨忠,后半部分写诗人自己。杨忠是唐代的忠臣,他一生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深得皇帝的赏识。但他却遭到奸佞小人的诽谤,最后落得个身死狱中的可悲下场。这首诗通过杨忠的遭遇来讽喻那些奸佞小人,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读杨忠悯公集》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杨忠生平事迹的回忆和评论,表现了对杨忠忠诚耿直、刚直不阿的品质的赞美;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奸佞小人的憎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译文】
在从前的时期,他乘着国家的大好形势,深居宫中,什么事也不做。
天子只是把朝政委托给贤明的人,而他自己则虚心地委派贤能的大臣去处理政务。
谁能够背叛职责呢?后来却变成狐狸和老鼠的窝巢。
所以正直廉洁的人,一旦发现奸臣,就会愤怒得眦裂出血。
这时候杨忠担任职方,尤其以坚毅刚正著称。
他立在朝廷上叹息,也象那戆直狂放之人一样。
当他在大庭广众面前抗议时,却被流放到边疆去了。
赐给他回归故里的机会不过几天,他却在谈论国事时眉飞色舞。
请求皇上诛杀奸佞小人,他激烈的态度是由天性决定的。
他不知道什么话是逆耳的,叩门求救却没人理睬。
低头接受责骂,被囚禁起来心里很忧伤。
微臣有什么罪过,天王本来就是明圣之君。
伤心啊遇到奸佞小人,甘愿为虎作伥发怒。
爱憎之心改变了生死,烈士就陨身报国。
正直之气始终不改,希望最终能成为仁人。
其余的忠魂,我用来补充空缺,并等待后代子孙继承。
人心本来就不是昧良的,上天的心也可以回转。
一朝朝论确定下来以后,特别恩惠降临到他的墓穴中。
嗣子杨忠继承了先父志向,功勋事业兴起于尘埃之中。
看看那些毁谤他的人现在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