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杨路迢遥,南金久寂寥。
隐者混沙砾,用之等琼瑶。
洛阳发中使,黄金色自骄。
披沙金始见,采择不盈朝。
韫之以桂椟,驰上洛阳宫。
见者莫不叹,问金来何从。
谁能铸镕此,同归大冶中。
珠玉缭绕之,翠羽问陆离。
本是荆杨金,今作后庭辉。
【注释】:
荆杨路迢遥:荆扬地区路途遥远。荆、扬,古郡名,今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
南金:南方的金子,指黄金。
混沙砾:混入沙粒中。
用之等琼瑶:把它当作珍贵的宝物。用,以……为。
洛阳发中使:派中使去洛阳取货。洛阳,古都名,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
色自骄:颜色自然显得傲慢。
披沙金始见:把沙子中的黄金露出来。
采择不盈朝:挑选出的黄金不足一早晨的时间。
韫(yùn)之以桂椟:把黄金放在桂花木的盒子里。韫,收存。椟,木匣子。
驰上洛阳宫:运往洛阳宫中。
问金来何从:询问黄金来自何处。
谁能铸镕此:有谁能够铸造熔化它呢?熔,熔化。镕,金属加热后变成液体的过程。
同归大冶中:都归到冶炼炉中。大冶,地名,在今河南省黄石市西。传说中冶炼金属的地方。
珠玉缭绕之:被珍珠和宝玉围绕着。缭绕,盘旋环绕。
翠羽问陆离:翠绿色的羽毛装饰着陆离的花纹。
本是荆杨金:原来就是荆山和杨山所出产的金子。荆山、杨山是产金的著名山。
今作后庭辉:如今用作宫廷里的装饰品。后庭,指帝王的卧室。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对黄金的喜爱之情。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总说黄金的珍贵。“艳歌行”三字点明本诗的主题,即女子唱的是一首赞美黄金的歌。开篇二句描写了黄金的产地——荆、扬,并由此引出下文对黄金的珍爱之情。
第二层(五至八句),具体描写黄金的价值。“洛阳发中使”,说明朝廷派人来取黄金,而黄金价值之高,使得朝廷不得不以贵重礼品相待。这一层主要通过“见者莫不叹”一句来表达黄金的高贵和稀有。
第三层(九至十三句),描绘黄金被加工后的形态及其价值。“披沙金始见”一句表明黄金被开采出来后,需要经过筛选才能成为人们喜爱的珠宝。接下来四句则描述了黄金如何被加工成各种美丽的饰品,以及它们被送往京城的盛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对黄金的羡慕之情。
第四层(十四至十六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黄金的美丽与价值。“本是荆杨金”一句揭示了黄金的来历,而“今作后庭辉”一句则将黄金的价值提升到了极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表现了女子对黄金的喜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金银财宝的追求和崇拜。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