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服饵慕身轻,赢得萧萧白数茎。
皂帽移家仍是客,篮舆没世可怜生。
登台纵遇房中笑,传檄应教枕上惊。
老去臣精销已尽,唾壶愁击不胜情。

【注释】

①素:向来。足疾:脚病。②苦:痛苦。头风:偏头痛。③摩顶放踵:形容勤苦自励。④萧萧:形容白发增多的样子。⑤皂帽、篮舆:指隐者的生活。皂帽,即黑色帽子(隐者所戴),这里用作比喻;篮舆,用竹篾编成的轿子,这里表示隐者的行踪不定。⑥房中笑:房中之乐。⑦传檄:古代军事上一种迅速传达军令的文书,这里指代征召隐士。⑧登台:登上高台,这里是泛指显要的职位。⑨枕上惊:在枕头上听到消息而惊慌。⑩老去:年老体衰。精销:精力衰减。⑩唾壶:唾壶里装的唾沫,这里指唾壶,用来比喻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半部分以“频年服饵”四句写诗人因有足疾而苦于头风,卧病经旬,但仍然勤勉自励,不慕身轻,赢得萧萧白数茎。后半部以“皂帽移家”四句写诗人虽已移家为隐,但依然像客人一样到处漂泊,生活贫苦可怜。末四句以“登台纵遇”、“传檄应教”四句写诗人虽然老去,但仍想建功立业,可惜抱负不能实现。全诗抒发了诗人晚年仍想有所作为,但又壮志难酬的情怀。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长期患着足疾,苦于偏头痛而卧病经旬,但仍然勤勉自励,不慕身轻,赢得萧萧白数茎。首句“素有足疾近苦头风”,“素有”,是“一向”、“向来”的意思,点明诗人一直有足疾,而且又苦于偏头痛。次句“频年服饵慕身轻”,写诗人长期以来服用药料,希望减轻身体负担。颈句“赢得萧萧白数茎”写服药的结果,使诗人的头发由黑变白,可见药力之猛烈。

第三联“皂帽移家仍是客”,意思是说尽管已经把家搬到隐居的地方,可是自己仍然是个过客。这一句既写诗人隐而不仕的心境,也表现他不甘寂寞的精神状态。“篮舆没世可怜生”,意思是说自己一辈子过着清贫的生活,真是可怜可悲啊!这又是对诗人一生的概括。

尾联“登台纵遇房中笑,传檄应教枕上惊”,写诗人虽然老去,但仍想建功立业。但老去的臣子精力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只能空发愁思而已。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境遇的描写,也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讽刺。“唾壶愁击不胜情”,意思是说,即使想击打唾壶泄愤,但也只能激起一池春水而已。

此诗写一位有足疾、苦于偏头痛的老人,虽已移居山野为隐士,但仍然像客人般四处漂泊。他的白发,正是由于长期服药而导致的。他渴望有所作为,但终归未能如愿,只能空发愁思而已。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