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两月逐浮沤,千里归心系客舟。
潮拍远天江欲曙,烟开晴浦岸初秋。
担簦已谢虞卿璧,负郭应嗤季子裘。
渐近乡园对寒色,寻思去住转生愁。

【注释】

归次三水:在浙江绍兴。“归”字,指作者的归乡。归次,即回到家乡。

萍踪两月逐浮沤:指作者在外漂泊已两个多月了。萍踪,比喻像浮萍一样无根可寻的流浪生涯。沤(ōu),水中的泡沫。

千里归心系客舟:指作者思念故乡之情如千里之遥,牵挂着远行在外的船只。

潮拍远天江欲曙:潮水拍打着远方的天空,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烟开晴浦岸初秋:烟雾逐渐散去,晴空下的江岸开始显现出秋天的景色。

担簦(bēn):拿着伞。谢,辞别。虞卿璧,战国时虞卿以宝玉赠人,后用为赠人玉器之典。

负郭:指有城郭环绕的乡村或城镇。季子裘,春秋时吴季札聘鲁国时赠给孔子的一件狐皮袍子。

渐近乡园对寒色:渐渐靠近自己的故乡和家园,面对着寒冷的景色。

寻思去住转生愁:思考着是否要留下还是回去,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愁绪。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诗人从江西袁州移任夔州司马期间。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在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诗人在异乡漂泊已有两个月之多;颔联描写了诗人身处异地,面对黎明前的曙光,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颈联则写出了诗人因离别家乡而感到惆怅;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是否离开故土的犹豫不决,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