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一片上芙蓉,万壑含秋独倚筇。
风静渔歌来极浦,云深鸡唱隔高峰。
凭虚始觉天难问,绝顶方知道未从。
心迹泠然双寂寞,移情何处觅仙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分析。“寒光一片上芙蓉”一句写大科峰的景色。大科峰,在今浙江天台西北。芙蓉,莲花的别称。这一句是说,山峰上一片寒光闪烁,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万壑含秋独倚筇”,意思是四周群山都覆盖着秋天的气息,只有大科峰独自高耸入云,诗人凭栏远眺,不禁感到孤独。这句中,“独倚筇”中的“筇”,指手杖,这里用来形容人独立的样子;“万壑”指群山;“含秋”指秋天的气息充满四周,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心胸开阔的豪迈情怀。
“风静渔歌来极浦,云深鸡唱隔高峰”,意思是: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渔夫唱起悠远的歌声飘过江面;云雾弥漫,远处传来鸡啼声。这一句中,“极浦”指遥远的江边;“高峰”指高处或山顶。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日暮时的景象。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听到远处渔夫悠扬的歌谣和山上的鸡鸣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凭虚始觉天难问,绝顶方知道未从”,意思是: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抬头仰望天空,觉得天空之大无边无际,难以言表。登上绝顶之后才知道,天地之广大,确实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两句的意思是,登上高峻的山峰之后,才感觉到天之广阔、宇宙之无限,体会到自己渺小、无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之后所产生出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之情。
“心迹泠然双寂寞,移情何处觅仙踪”,意思是:我内心寂寥、情感冷清,如同两片叶子落在地上一样孤单无助,不知该将这份孤独的情感寄托于何处。这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孤独感与落叶相比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答案】
译文:
大科峰上一片寒光闪烁,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矗立在群山之间。四面群峦都笼罩着一层秋天的气息,只有大科峰独自
高耸入云,让人感到格外孤独。
周围环境寂静无声,只听得见远处渔夫悠长的歌声穿过水面飘向远方;而当夜幕降临,云雾缭绕之时,又可以听见
高山之上的鸡啼声。
我站在高处眺望天空,发现天空是如此地浩瀚无垠,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有到达了最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到
“天地之广大”的真正含义。
我的内心寂寞而冷清,如同被遗弃在地上的两片叶子一样孤单无助;我不知道该把这种孤独的情感寄托于何处。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同
时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此时杜甫正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诗人登上大科
峰,放眼四望,只见层峦叠嶂,重重叠叠,满目皆是秋色,唯有大科峰独自屹立在群山之中。“寒光一片上芙蓉”,以“芙蓉”代莲
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芙蓉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万壑含秋独倚筇”,意思是四周群山都笼罩着秋天的气息,只有大科峰独自高耸
入云,让人感到格外孤独。这两句中,“独倚筇”中的“筇”,指手杖,这里用来形容人独立的样子;“万壑”指群山;“含秋”指秋
气充满四周,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心胸开阔的豪迈情怀。
第二联写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听到远处渔夫悠扬的歌谣和山上的鸡鸣声。这两句诗描绘了日暮时的景象。作者在寂静的环境
中,听到远处渔夫悠扬的歌谣和山上的鸡鸣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
慰。
第三联“风静渔歌来极浦”,意思是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渔夫唱起悠远的歌声飘过江面;云雾弥漫,远处传来鸡啼声。这一句
中,“极浦”指遥远的江边;“高峰”指高处或山顶。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日暮时的景象。这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远处渔夫悠扬的歌谣比作“极浦”,将山上的鸡啼声比作“高峰”。这种对比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具体,也让读者更易
于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第四联“凭虚始觉天难问,绝顶方知道未从”,意思是: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抬头仰望天空,觉得天空之大无边无际,难以言
表。登上绝顶之后才知道,天地之广大,确实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高峻的山峰上,才能体会到天空之广
阔和宇宙之无限;只有到了最高的地方,才能真正认识到天地的广大不可测度。这两句中,“凭虚”指高高地站立;“绝顶”指最
高的山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之后所产生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诗人在登高
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天地之广大和宇宙之无限,然而在内心深处却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内心
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第五联“心迹冷然双寂寞,移情何处觅仙踪”,意思是:我内心寂寥、情感冷清,如同两片叶子落在地上一样孤单无助;不知该
将这份孤独的情感寄托于何处。这两句诗意蕴深厚,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
之情,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落叶相比拟,从而表现出
自己的凄凉和无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前两句写景:我身处高峻的山峰之上,俯瞰着下方的群山环抱
着的清澈湖泊;湖水波光粼粼,仿佛镶嵌着无数颗明珠一般熠熠生辉。而后一句则是写人:我在此处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本身的珍惜和珍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
身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也是其一生中最为著名的山水佳作之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而又含蓄内
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