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诧明月,瓦釜夸黄钟。
子野久已矣,离朱难再逢。
策名为誉鹄,落魄成讥丛。
岂敢慕黄虞,兢兢多苦衷。
圭窦蒿莱没,时有虎狼踪。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并给出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鱼目诧明月,瓦釜夸黄钟。
译文:
鱼眼误把明月当作明珠,瓦罐妄称黄铜是美声。
注释:
- 鱼目:这里指代比喻错误的事物或人,如用鱼眼去评价月亮。
- 明月:指代真正的美好事物。
- 瓦釜:形容那些平庸无奇的人或物。
- 黄钟:古代乐器名,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鱼目”和“明月”以及“瓦釜”与“黄钟”,讽刺了某些人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的珍视。
第二句:子野久已矣,离朱难再逢。
译文:
子野先生早已去世,像离朱那样优秀的眼睛再也遇不到。
注释:
- 子野: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乐师,姓秦,名为子野。
- 离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眼睛,相传能看清非常细微的东西。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优秀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可能正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挑战。
第三句:策名为誉鹄,落魄成讥丛。
译文:
自称有远大的志向,但最终落得个落魄不堪的境地,成为他人讥笑的对象。
注释:
- 策名:指有明确的志向或目标。
- 誉鹄:指被称赞为有远大理想的人或事。
- 落魄:指处境困难,无法实现理想或抱负。
- 讥丛:指众多人的讥讽或嘲笑。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无奈,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和社会压力。
第四句:岂敢慕黄虞,兢兢多苦衷。
译文:
我不敢羡慕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但我依然兢兢业业,内心充满了苦衷。
注释:
- 黄虞:指尧舜时期的圣明君主。
- 兢兢: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的样子。
- 多苦衷:指心中有很多难以言说的苦楚。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守原则的决心和对现实的妥协态度。
第五句:圭窦蒿莱没,时有虎狼踪。
译文:
曾经的居所如今荒芜,偶尔还有猛禽野兽出没。
注释:
- 圭窦:指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诗人曾经的理想之地。
- 蒿莱没:指蒿草丛生,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虎狼踪:指凶猛的禽兽出没,喻示着危险或威胁的存在。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过去居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变迁和生存挑战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