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赤云西,青山照大溪。
草堂松树下,坐听鹁鸠啼。

【注释】

题画十三首: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共十三首,每首都有题目和内容。本篇是其中的第三首。

落日赤云西:太阳落到西边的赤色云彩上,天色渐渐暗下来。

青山照大溪:青山在明亮的月光下,映照在大溪的水面上。

草堂松树下:作者的草堂座落在松树丛生的小山脚下。

坐听鹁鸠啼:坐在松树下,静听着鹁鸠鸟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在西南一带时所作。

“落日赤云西”四字,描绘出一幅夕阳西沉、余霞映天的景象,为全诗勾画出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

“青山照大溪”两句,以青山和流水相映衬,写出了山清水秀的环境。这两句既是实景描写,又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既写出了景物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环境的珍惜之情。

“草堂松树下”五句,则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坐在松树下,聆听着清脆的鹁鸠鸣叫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情感表达非常含蓄,但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它以落日、青山、流水、草木、松树等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