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
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
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山中漫题

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

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

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注释】

①漫题:随意题咏。②平生:一生,全部日子。③江海兴:指在江海之间遨游的兴致。④闭户:闭门不出。⑤岩阿(à):山间的凹地。⑥晚景:晚年的景象。⑦秋声:秋季的声响。落叶:秋天树叶飘落的声音。⑧诗成:指诗人写就了一首新作的诗。⑨樵(xiáo)客:砍柴的人。⑩羽人也:传说中能飞升的仙人。⑪萧疏:冷落稀疏。⑫其:代词,相当于“岂”。⑬蔓(màn)草:蔓生的野草。⑭赏析:

【译文】

我平生有遨游江海的雅兴,如今却闭门独居在山岩之侧。暮年景色清幽,秋风吹来落叶声声。我的诗作刚写成,樵夫就来吟哦和韵;美酒酿熟,仙人也会过来品尝。丛菊萧条,显得更加凄凉,难道还能像那些蔓草一样生存吗?

【赏析】

《山中漫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之一。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号山中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知州、参政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他的田园诗以清新自然为特点,尤善于描写江南水乡的风光。范成大的这首诗是他在隐居石湖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江海游历经历的回忆与怀念。他年轻时就有漫游江湖的豪情壮志,而如今却不得不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这里的“江海”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远离尘嚣的愿望。

颔联:“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夕阳西下,寒意袭人,山林中的树木沐浴着秋日的阳光,显得格外清冷。落叶纷纷扬扬地落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这里的“寒山净”和“秋声落叶”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颈联:“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这两句则转向了对人际交往的描述。诗人刚刚写完一首诗,樵夫就前来吟哦,似乎在赞美诗人的才华;美酒酿熟后,仙人也过来品尝,表现出诗人与世俗隔绝的境界。这里的“和”和“过”都是动词,表示动作,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这种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所描绘的景色进行感慨。丛菊虽然已经萧疏不堪,但仍然顽强地绽放着;然而面对这些野草一样的灌木丛,诗人不禁发出了感慨:难道它们还能像蔓草一样生存下去吗?这里的“萧疏”和“蔓草”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丛菊与野草的不同状态。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植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林木、花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