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多士起明经,年少如君学行成。
春日慈乌勤返哺,秋风丹桂久遗荣。
暂因乐育栖邻邑,又应贤良赴上京。
自古移忠须就孝,天颜咫尺更陈情。

注释:

  1. 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196—220),此诗是魏晋时期的作品。
  2. 明经: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即“举孝廉”。
  3. 年少:年龄小。
  4. 春日:春天。
  5. 秋:秋天。
  6. 慈乌:乌鸦。
  7. 乐育:乐于教育、教化。
  8. 邻邑:附近的县城。
  9. 贤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10. 移忠:转移忠诚之心。
  11. 须:需要、必须。
  12. 天颜:皇帝的面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描绘了魏上修年少有为、学识渊博的形象。诗人以“明经”和“学行成”来形容他的成就,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德行。
    颔联借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诗经·小雅·蓼莪》中“鸟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二是《楚辞·招隐士》中“桂树长在山涧里,丹桂香馥久不衰。”这两个典故都寓意着忠孝节义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魏上修的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
    颈联则表达了魏上修暂时离开家乡,到邻邑做官的无奈;又因被朝廷重用,前往京城赴任的喜悦之情。这两句既展示了魏上修的人生经历,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祝福和期待。
    尾联则是对魏上修的寄语。诗人希望他能够将忠诚之心转移到对国家的热爱之中,继续为国家效力。同时,也提醒魏上修要时刻保持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畏之心,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诗人对魏上修的深厚友情,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