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相驱下陇时,夕阳门巷景迟迟。
欹眠倒立休相讶,造化从来似小儿。
题东郊归牧图
牛背相驱下陇时,夕阳门巷景迟迟。
欹眠倒立休相讶,造化从来似小儿。
注释译文赏析:
《题东郊归牧图》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描绘牧童放牧的画卷。全诗通过牧童与牛、羊等牛羊之间的和谐共处来抒发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牛背相驱下陇时”,描绘了一幅牧童们骑着牛儿沿着山间小路下山归来的场景。这里的“牛背”指的是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情景,而“相驱”则描绘了牧童们相互协作,共同前行的景象。
第二句“夕阳门巷景迟迟”,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门前小巷的情景。这里的“景迟迟”形容夕阳斜照在门巷上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第三句“欹眠倒立休相讶”,则描绘了牧童们在田间休息时,或倚卧或倒立的情景。这里的“欹眠倒立”形容牧童们随意地躺卧或站立,不受拘束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休相讶”则表达了诗人对牧童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和认同。
尾句“造化从来似小儿”,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比作一位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小孩子。这里的“造化”指大自然的造物能力,而“小儿”则形容大自然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不断创造和变化。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以牧童与牛、羊等牛羊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牧童生活方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赋予生命,使其具有了智慧和创造力的特点。这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韵味,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