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题茅山道士张伯雨诗卷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注释
- 江东:指南方的江东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 张伯雨:指张伯雨道士,是此诗中提及的重要人物。
- 灵书:指道教中的灵书,一种描述宇宙万物起源和运行规律的书籍。
- 大茅君:指的是茅山(今位于中国江苏省句容市境内),是道教圣地之一,被尊为“天下第七福地”。
- 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界所在,此处比喻道士的修炼之地。
- 鹤梦:指仙人梦中飞翔的景象,通常与道家修炼有关。
- 三清露: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太清、玉清和上清的灵气凝结而成的露水。
- 玉洞:指道教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如金丹大罗天宫等。
- 龙文五色云:形容天空中出现的五彩斑斓的云彩,常见于道教的描述中,象征吉祥和祥瑞。
- 碧落:指天空,也常用来形容仙境。
- 幻眇:虚幻而难以捉摸,形容歌声美妙而难以言传。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的简称,是一本讲述修炼成仙的经典著作。
- 梵气:佛教用语,指佛教徒所修炼出的纯净气息,常在宗教场合中使用。
- 宾云:指云雾缭绕,常常与神仙出没之地联系在一起。
- 清猿月下闻:描绘了一个夜晚月光下的景致,猿猴在清澈的月光中啼叫,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赏析
本诗是一首赞颂江南道教名士张伯雨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行成就和对自然界的深刻领悟。诗中的“灵书”、“玉洞龙文”等词汇都极具道教色彩,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尊崇和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又传达了对超尘拔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