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
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
久知杜甫诗徒苦,应笑扬雄赋未工。
翰墨交游今绝少,一生襟抱几人同。

这首诗是写给程伯莱教授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知识的热爱。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东边的广文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冷漠。”广文”可能是指一个官职或者是一个特定的文人群体,而”大江”则暗示了广阔的背景或深远的影响。”转蓬”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飘泊不定、随风漂泊的人或事物。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自己的仕途不顺,如同风中的蓬草一样难以把握。

  • “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阅读《周易》和春天时在杏坛(古代学校建筑)旁弹琴的情景。”读易”指的是学习《易经》,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夜分”即深夜时分,”松寺月”则是夜晚时分,松树环绕的寺庙里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鸣琴”则是指弹奏古琴,”春度杏坛风”则形容春天里杏花盛开的景象。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2. 关键词注释:

  • “广文家”:可能指的是广文馆,是古代的一种学宫或书院。

  • “大江东”:这里的“大江东”可能指代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暗喻其仕途如江水般曲折蜿蜒。

  • “转蓬”:蓬草,常被用来象征飘泊不定的人或事物。

  • “易”:《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

  • “夜分”:深夜时分,通常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 “松寺月”:松树环绕的寺庙里的月亮,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 “鸣琴”:古琴,一种传统乐器。

  • “春度杏坛风”:春天里杏花盛开的景象。杏坛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因此也常用来象征学问或教育。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其政治生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有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友情的渴望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