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春雨霁,布谷交飞鸣。
晓起事东作,举趾原上耕。
芃芃禾黍秀,倏见秋已成。
我场谁既筑,我仓亦既盈。
租税且输毕,浊酒聊自倾。
优游天壤内,酣歌乐太平。

【诗句释义】:

  1. 菁源耕乐:菁,指桑林;耕乐,即耕种之乐。
  2. 桑林春雨霁:桑林,桑树林;春雨霁,春雨停。
  3. 布谷交飞鸣:布谷鸟叫声。
  4. 晓起事东作:清晨起床从事耕作之事。
  5. 举趾原上耕:用脚在原野上耕作。
  6. 芃芃禾黍秀:形容庄稼长得茂盛,禾黍指的是谷物。
  7. 倏见秋已成:忽然发现秋天已经到来(禾黍成熟了)。
  8. 我场谁既筑:我的土地谁已经筑好了。
  9. 我仓亦既盈:我的粮仓也满了。
  10. 租税且输毕:租税暂且可以交纳完毕。
  11. 浊酒聊自倾:喝着浊酒随意自酌。
  12. 优游天壤内:悠然自在地生活于天地之间。
  13. 酣歌乐太平:高兴地唱歌庆祝太平盛世。

【译文】:
春天的雨后,桑树林里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早晨起来,开始忙碌地从事农耕工作,脚踩着土地在田野上耕田。田野里生长着茂盛的谷物,转眼间就发现秋天已经到来,我的田地已经有人耕种,我的粮仓也充满了粮食。现在可以暂且完成交纳的租税,喝着浊酒随意自酌。我在天地之间悠然自得地生活,尽情地唱歌庆祝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劳作、收获的场景。全诗以“菁源耕乐”为题,通过诗人对春雨过后的田野和农人辛勤劳作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快乐心情和丰收的喜悦。
第一句“菁源耕乐”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农耕乐趣的赞美。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雨后天晴的景象,以及布谷鸟叫声和农人们开始忙碌的场面,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在第二句中,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农田上的劳作情况,用“原上”一词,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田野,感受农民们辛勤耕耘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丰收的期望和喜悦。
第三句则通过对禾黍的生长和成熟的描述,表达了农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农作物成长过程的喜悦之情。第四句则描绘了农人们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心情,他们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一句“我场谁既筑,我仓亦既盈”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成果的赞美和对和平时代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