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苍茫色,鸦飞欲暮天。
青天一筇外,白发万花前。
春事浑相恼,人情好自怜。
踏歌时遣意,平楚漫风烟。
春野
春天郊外,一片苍茫之色。乌鸦飞起,天色渐晚。
青天外,一根竹杖,白发如雪,万花丛中。
春天的景色让人烦恼,人情好自怜。
踏歌时,遣散愁绪,平楚漫风烟。
【注释】
①去郭:指城外。郭,外城。
②鸦飞欲暮天:乌鸦快要飞尽了,天色也快要黄昏了。
③筇:即筇竹。一种可做手杖的竹子。
④浑:全。
⑤相恼:惹人烦恼;恼人。
⑥人情好自怜:人的情意是好的,值得怜惜。
⑦踏歌:在田间或野外边走边唱。
⑧平楚:指平坦的原野、田野。这里指广阔的原野。
⑨漫风烟:指风吹得草浪滚滚。
【赏析】
《春野》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乡间之时,描写了作者在春日里踏青郊游的情景。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情,尾联写趣,情景相生,情韵悠长。
诗的前四句是一幅清丽淡远的山水画。“去郭苍茫色,鸦飞欲暮天”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淡远的农村春日景象。诗人从远处眺望村居,只见那片旷野上一片苍茫之色;又看到乌鸦在天空中飞着要归巢,而夕阳已渐渐西下。这两句诗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恬淡的境界之中。接着,“青天一筇外,白发万花前”,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由静到动,视线所至之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青天”指青天之外,“万花”指花海。“一筇外”即在“万花前”,说明诗人在花林中徜徉,与花为伴。“一”字用得极为准确、传神。因为只有“一”字才能准确表达出诗人所见的花的多和少、大和小以及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的后四句是一首清新明快、自然流畅的小令。“春事浑相恼,人情好自怜”两句,诗人感叹春天的美景让人烦恼,同时也感叹自己的身世凄凉,感慨万千。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人们却能自寻乐趣,抒发情怀。“踏歌时遣意,平楚漫风烟”两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踏歌而行,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