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底相迫,人间谁独醒。
行歌仍白石,把阅且黄庭。
山迥云时出,天高霜夜零。
菉葹无久色,松柏向人青。

诗句释义:

  • 可叹:感叹世事的无奈和人生的短暂。
  • 世事底相迫,人间谁独醒:世事(世间)如此逼迫我们,而在这纷扰世界中,谁能独自保持清醒?
  • 行歌仍白石:即使行走在旅途中,依然吟唱着古老的诗歌。
  • 把阅且黄庭:翻阅着古老的书籍,仿佛置身于黄庭的世界。
  • 山迥云时出,天高霜夜零:山峰遥远,云雾缭绕,天空高远无际,寒霜覆盖大地,夜晚降临。
  • 菉葹无久色:菉葹这种植物没有持续的颜色,象征着事物的无常与变化。
  • 松柏向人青:松树和柏树始终向人展现出青色,象征着坚韧和永恒。

译文:
世事如此逼人,在这纷扰的人间,又有几人能保持清醒?尽管身在旅途,我仍旧吟唱着古老的诗歌。我翻阅着古老而珍贵的书籍,仿佛进入了黄庭的世界。山峰遥远,云雾缭绕,天空高远无际,寒霜覆盖大地,夜晚降临。这世界如菉葹般无常,但松树和柏树却永远保持着生机勃勃的青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世态炎凉中的孤独与坚持。首句“世事底相迫”,表达了对世间纷纷扰扰的无奈和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行歌仍白石”和“把阅且黄庭”两句,展现了他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吟咏古诗、阅读古籍的精神。

第三句“山迥云时出,天高霜夜零”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菉葹无久色,松柏向人青”则以绿意盎然的菉葹和长青不衰的松柏为例,强调了坚持与恒心的价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